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民警老郑的最后一班“五一岗”

本报记者 窦瀚洋    2025-05-06 09:21:08    人民日报

“五一”假期,郑圻华(右一)在辖区内巡逻执勤。
王荐斐摄
 

“五一”假期,上午10点,浙江省义乌市闹市区人流如织。人群中,一支戴着“平安义乌”红袖标、穿着红马甲的巡防志愿者队伍穿梭其间,走在最前面的是义乌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的老民警郑圻华。

“感谢您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坚守”“您坚守了40年的‘平安岗’,我们接稳了,请您放心”……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阵声音,放在耳边细听,是郑圻华工作过的单位同事,正向他送来温暖的祝福。

今年“五一”假期对郑圻华而言有些特殊——这是他的最后一班“五一岗”。

从警40年来,郑圻华先后在基层派出所、看守所、窗口单位等工作。回忆早年间,他和队友们每天骑着“二八大杠”执勤,郑圻华说,只要车铃叮当响过老街深巷,很多居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有的居民说:“看见自行车上的警服就心安。”

2005年,郑圻华调任户籍窗口,他认真钻研,并结合实践案例,每周组织专题研讨会,几年下来,成为这方面的业务能手。2018年2月,郑圻华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郑师傅”。“大家的诉求有没有道理?释法析理跟不跟得上?”郑圻华经常思考,如何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题。“老郑师傅,我最服你!”一名社区居民这样称赞郑圻华。

“5月底我就正式退休了,但我跟群众的联系还要继续保持,未来我还会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郑圻华说。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6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五一”假期全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7.9%、4.9%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