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哈尔滨市公安局:多维治理 推动城市文明交通建设

2025-07-07 11:54:31   

为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哈尔滨市公安局组织交警部门全面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静态交通管理、交通违法治理等工作,推动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与文明素养全面提升。

紧盯重点区域治理

筑牢防线强基础

交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通过“排查—整治—巩固”闭环管理模式,打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加强重点路段联巡、重点区域管控、重点违法查处,紧盯旅游景区、农村地区、学校周边等区域细化举措,联合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专业踏勘,结合道路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一路一策”治理方案,有效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深化隐患排查整治

源头监管保安全

交管部门加强车辆、驾驶人和企业监管,深入排查重点车辆资质和安全状况,确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此外,密切协同交通运输部门,加大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力度,推动严格落实“一超四罚”措施;联合开展“百吨王”严重超限超载违法专项治理行动;深入高风险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加大整治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强化动态违法管控

靶向式精准执法

针对夏季道路交通特点,交管部门严管机动车、电动车、摩托车等重点车辆,对摩托车飙车炸街、电动车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同步加大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电动车逆行、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行人不走人行道、闯红灯、翻越护栏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现场教育与依法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显著改善动态交通秩序。

规范静态交通秩序

强力清理违停车

交管部门以校园、医院、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为重点,严格按照“头齐、顺向、入位、车头一致朝外”的管理标准,大力整治静态交通秩序。增加巡逻管控频次,依法查处双排或多排停放、占用道路中心线、中间绿化带、黄色网状线等区域的违停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车辆。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强力清理挡车桩、挡车杆、阻车器,私设的挡车桩,释放公共停车资源,及时发现“僵尸车”占道、占用公共停车位等问题,提高车辆周转率,创作良好静态交通秩序。

增强市民安全意识

构建宣教新格局

交管部门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教育,着力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提示和引导劝导力度。一方面,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联合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增强宣传影响力与针对性,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展精准化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道路交通法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哈尔滨市公安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店铺转让生争议 远程调解化纠纷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