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情理法”巧调解 司法温情弥合父子情

2025-10-17 09:45:17   

10月15日,陕西省白河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不仅平息了离异夫妻间的旧怨,更彻底打通了父子亲情联结的堵点。

刘某与张某协议离婚,约定孩子张某甲由母亲抚养,张某每月可探望一次,但当时并未明确抚养费的具体支付方案。离婚后,张某重组家庭并生育,生活压力陡增,仅断断续续向刘某支付部分抚养费。这一行为在刘某和张某甲眼中,成了“父亲想推卸抚养责任”的证据。随着张某甲升入初中,学习、生活开支逐渐增加,刘某多次与张某沟通抚养费无果后,最终一纸诉状将张某告到法院,要求其依法支付抚养费。

调解一开始,双方就陷入“情绪对抗”,在抚养费支付期限、金额、方式上各执一词、分歧严重。承办法官立即调整调解策略,将话题拉回核心:张某甲正处于初中升学的关键时期,学习、生活开支需要稳定保障,而父子间的亲情联结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分。

法官从“法”的角度,明确告知张某“支付抚养费是父母法定的义务,与探望权无直接关联,不能因亲情疏离就逃避责任”;从“情”的角度,引导他回忆与孩子小时候的温暖片段,唤醒内心深处的父爱,也让刘某理解张某对亲情的渴望并非无理;从“理”的角度,分析稳定的抚养费能为孩子提供安心的成长环境,而畅通的探望则能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两者都是对孩子负责。

张某紧绷的情绪逐渐松弛下来,当场承诺会按照约定标准,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绝不再出现拖欠情况。刘某也放下了对张某的抵触,主动承诺会全力配合,为张某随时探望孩子提供便利。

最终,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白河县人民法院 毕晓红)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被开除党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