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法庭“搬”进农家院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法院上门化解八旬老人赡养忧

2025-11-11 16:03:51   

近日,大竹县人民法院将群众院坝变为庭审现场,公开审理一起八旬老人诉子女赡养纠纷案。

原告张奶奶原育有三子一女,两儿子已相继离世,仅余二儿子许某甲和女儿许某乙。在其丈夫去世后,张奶奶独居老房,因多年前腿骨折受伤,至今仍有钢钉未取,行动不便,张奶奶的日常生活需要儿女照料。兄妹二人曾协商轮流赡养张奶奶,但女儿许某乙常年在外务工,仅节日返家,未实际照料张奶奶饮食起居,也未支付赡养费。二儿子许某甲年过六十,曾身受重伤,独自承担张奶奶的养老任务也颇为困难。无奈之下,张奶奶将儿女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赡养义务。

法官考虑到张奶奶行动不便,且此类纠纷在当地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决定启用涉“老小妇残”绿色通道,将庭审现场“搬”到老人家中。院坝里,国徽高悬,几张条凳临时拼成审判席。法官与许某甲一同将张奶奶从阴暗的房屋中扶出来安置在竹椅上,一场线上+线下的庭审就此开始。

庭审中,承办法官结合民法典向当事人释明:“赡养义务是法定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免除。”随后又从亲情角度耐心劝解:“母亲拉扯你们不易,现在年纪大了,没有了自理能力。做儿女的应当尽量安排好母亲的养老问题,赡养、陪伴母亲,保障母亲安度晚年。”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奶奶仍由其儿子许某甲继续照顾生活,女儿许某乙每月支付赡养费450元。

据介绍,大竹县人民法院今年已开展“院坝法庭”“院坝电影”等活动10余场,把司法服务、司法宣传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下一步,该院将持续开展“法润竹乡·关爱四方”涉老小妇残纠纷全生命周期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护佑竹乡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

(达州市大竹县人民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涉环境资源行政罚款及行政复议案件
下一篇: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营造“平安早市” 守护城市烟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