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德国陆续归还部分国家流失文物

本报记者 郭梓云    2025-06-04 07:44:38    人民日报

意大利政府和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不久前签署了一项文物归还协议。根据协议,德国方面同意归还意大利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普利亚珍贵文物,包括花瓶、装饰盘和古罗马别墅的壁画碎片。最近一批归还的文物为德国柏林旧博物馆收藏的25件文物,这些文物很可能来自非法盗掘,目前均已回到意大利。

德国文化国务部部长克劳迪娅·罗斯表示,文物保护的含义是保护形成身份认同的文物免遭掠夺、盗窃、走私和非法交易,此次文物归还是德国和欧洲文化财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的又一例证。意大利文化部秘书长马里奥·图雷塔说:“与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签署协议是两国机构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范例。”

德国境内有大量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物。近年来,随着多国加大对流失文物的追索力度,德国不断推进文物返还工作。2020年,德国公布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德国殖民背景藏品联络点”,这一平台提供了德国拥有的被掠夺艺术品的图片和出处信息,以及给原籍国个人和机构的归还建议。德国还通过设立“德国殖民统治——合作研究奖学金计划”和“博物馆实验室”等,加强与文物流出国的信息沟通及文物保护合作。

2022年,德国政府与尼日利亚政府在柏林签署协议,承诺将归还尼日利亚贝宁王国时期的1130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主要是15至19世纪的金属雕塑、浮雕和雕刻品,其中首批20件青铜器已于2022年重归故里,包括黄铜雕塑头像、青铜剑等。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赫尔曼·帕辛格表示,贝宁青铜器的回归是解决博物馆收藏领域殖民不公正现象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一些精选的贝宁艺术代表物品将长期租借在柏林,继续展示来自非洲的杰出艺术。

同年,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还宣布将向喀麦隆、纳米比亚和尼日利亚归还德国在殖民期间掠夺的文物,包括对喀麦隆人意义非凡的恩贡索母神雕像。

2023年,德国向墨西哥归还75件文物,首批归还的40件文物中包括奥尔梅克文化石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600年。墨西哥文化部前部长弗劳斯托表示,德国归还这些文物是双方共同保护墨西哥文化遗产的例证。

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文章认为,归还文物关乎是非对错,也关乎对他国财产和国际法的尊重,有助于解决博物馆收藏领域的殖民不公问题。德国主动归还流失文物显示其致力于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的努力。

(本报柏林6月3日电)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04日 第 1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强劲韧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