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中企承建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助力当地供水安全——

“毛里塔尼亚首都居民喝水有了保障”

本报记者 管克江    2025-09-11 08:44:20    人民日报

 

近日,位于毛里塔尼亚南部的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现场(见图,杨金鑫摄),随着中方项目经理杨东彬一声指令:“开闸!”塞内加尔河水滚涌而出,通过钢管流入高密度沉淀池。该地区上游目前已进入雨季,河水裹挟着泥浆,在沉淀池内逐渐平静下来。

河水通过不同管道分别进入6组高密度沉淀池系统。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介绍了河水预处理流程:通过添加不同药剂,先混凝、再絮凝。数小时后,河水从浑黄逐渐转为浅灰,最后呈现较为清澈的状态,经集水槽和汇水井输送至净化消毒工序,全部处理后集中供应市政自来水系统。

毛里塔尼亚水利部部长阿玛勒·穆卢德特意来到现场观摩。她走上操作平台,仔细查看出水水质和各类监测数据。水样检测结果显示,出水浊度已从最初的3000NTU降至113NTU(注:NTU为水的浊度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饮用水水质准则》将龙头水的浊度最高限值定为1NTU)。穆卢德向现场技术人员竖起大拇指,她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水处理站,更是我们兑现民生承诺的象征。中企在极端环境下高效履约,展现出专业能力与责任感。因为你们的贡献,毛里塔尼亚首都居民喝水有了保障。”

毛里塔尼亚首都及沿线地区居民每天用水约20万吨,其中14万吨由贝尼纳吉水厂输送。每年7月至9月雨季到来时,上游泥沙大量冲刷进入塞内加尔河等河道,原本清澈的河水浑浊度迅速增高,导致水厂现有的处理工艺无法满足供水需求,首都地区民众不得不限制用水。遭遇了2024年雨季供水危机后,毛里塔尼亚政府决定在现有处理程序前增设一个预处理站,重点在雨季时对河水中的泥沙预先采取混凝、絮凝、沉降、过滤等措施,确保供水安全和稳定。

从2024年年底立项到2025年雨季到来,只有约7个月时间。毛里塔尼亚政府把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交给了中国电建集团旗下的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毛里塔尼亚水利部部长顾问西迪·拉明几个月以来常驻现场。“大家都高度关注这个项目,要在雨季到来前实现预处理站通水目标,本地的供应商、材料、用工等条件并不理想,只有中国企业能打赢这场硬仗。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拉明说。

进入全面运行后的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将毛里塔尼亚首都地区饮用水供应稳定性提升至90%,霍乱、痢疾等水源性疾病病例预计将大幅减少。业主代表、项目协调员卡内·马马杜表示:“首都居民终于能在雨季喝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这不仅改善了生活质量,也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中国驻毛里塔尼亚大使唐中东表示,贝尼纳吉原水预处理项目是中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生动案例。中毛两国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同发展,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1日 第 1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面向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南宁开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