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以“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与金融创新”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国内各大金融机构负责同志,东盟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境外金融机构代表,相关高校、协会、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媒体代表近400人参加论坛。
论坛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广西北部湾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桂林银行、柳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布中国—东盟金融AI服务共享网络,首创“数据不出域、模型可共享”的多边AI协作模式,实现算力资源共建共享和模型联合治理,有效提升金融智能化水平,助推金融数字化转型。
本次论坛共有9个创新项目启动。在项目签约环节,25家银行与17家单位分四批签署32项重要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480亿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为各方合作搭建新平台,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转型,通过AI技术共享、跨境结算优化、基建融资等合作,提升区域经贸投资便利化水平。
9月18日下午,还举办了5场专题圆桌会议,分别围绕双边本币使用、可持续金融与反洗钱合作、国际监管合作及“人工智能+AI”等领域合作开展,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金融政策、科技融合与监管协同等关键领域的共识,也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了机制化、平台化的对话基础。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