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国际 > 正文

中国标准与海外需求精准对接

中国制造助力全球绿色出行变革

2025-10-28 10:59:05    人民日报

比亚迪近期在南非开普敦推出小型纯电动汽车“海豚”,凭借环保理念和时尚设计吸引大量当地年轻消费者。

本报非洲中心分社 希拉兹·莫林摄

由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出租车成为泰国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为广汽埃安电动出租车行驶在泰国孔敬府街头。

本报亚太中心分社 普拉维摄

自2019年在越南北宁省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以来,雅迪持续扩大本地投资,为越南市场提供智能、环保的出行产品与服务。图为雅迪电动车位于越南北宁省的门店。

阮庆南摄

法国当地公司采购安凯纯电动双层观光巴士投入巴黎的旅游黄金线路运营。图为安凯纯电动双层观光巴士在巴黎凯旋门前经过。

本报法国分社 葛兰·热尔沃摄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主要商业街道穿行的宇通双源无轨电车,不仅为市民带来绿色环保、舒适高效的全新出行体验,也为这座繁华都市增添了现代交通的别样风采。

本报墨西哥分社 埃内斯托·多明戈斯摄

在柬埔寨金边,中国品牌电动车正在充电。

本报亚太中心分社 乔恩·提亚拉摄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9月在慕尼黑举行。博览会吸引116家中国展商参展,数量居国际展商之首。图为参观者在博览会上体验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

本报欧洲中心分社 依 琳摄

在埃及开罗,当地司机正在给电动车充电。

蒙塔瑟·哈万德摄

比亚迪位于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的电动大巴底盘工厂外景。

本报拉美中心分社 路易斯·布兰科摄

 

在东南亚,轻巧的电动摩托车有效缓解了城市通勤压力;在欧洲,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卓越的续航能力与智能驾驶体验赢得广泛赞誉;在拉美,驰骋于大街小巷的电动大巴成为城市新的流动风景线。

绿色出行风靡全球,中国制造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环保且经济的交通工具不仅为当地民众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深刻改变了各国的交通格局,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各国设立工厂,创造了大量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让更多当地百姓因产业升级而受益。

为全球提供可负担的优质绿色产品,为全球能源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助力,通过本地化生产和运营与各国实现合作共赢,驶向世界的中国制造,正在融入各国交通体系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8日 第 18 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同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