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光学技术提升胃肠肿瘤手术治疗效果

2025-04-22 11:37:08    人民日报

本报广州4月21日电  (记者贺林平)“传统腹腔镜就像雾中行车,而膜导航为外科医生装上了‘透视眼’。”日前,由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首创的手术导航系统在广州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

“膜解剖”是什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卫洪波介绍,膜结构存在于人的组织器官表面。以胃肠肿瘤手术为例,术中除了要把肿块、淋巴进行清扫,还需要保持器官表面膜结构的完整,如果手术中损伤重要膜结构,可能出现癌细胞转移、功能损伤等不良后果。但仅依靠传统腹腔镜施行复杂手术,薄如蝉翼的筋膜层常因辨识困难导致误伤。

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医工交叉融合产物,“膜导航”系统激发筋膜自发荧光形成天然对比剂,通过光吸收差异强化解剖界面,术中实时呈现金色筋膜边界,“相当于给筋膜层打上生物荧光标记,无需任何造影剂。”卫洪波表示。

效果方面,系统使手术平面分离精度达亚毫米级,有效保护自主神经丛,并促进系膜完整切除,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手术根治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医院的临床试验显示,该技术辅助下胃肠道手术出血量减少4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2—3天。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良体态正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