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射阳县海河镇人大为深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联系监督和支持推动作用,做到“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办单、人大验单”,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共同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实施。
广纳民意 找准民生“需求点”
海河镇人大通过构建“民意收集-专业论证-民主决策”的闭环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代表们依托“代表联络站+网格走访”双平台,采取蹲点调研、专题恳谈、问卷普查等方式,形成涵盖道路硬化、污水管网改造、工业园区建设等8类民生项目建议。镇人大牵头成立由人大代表、行业专家、群众代表组成的项目论证委员会,从政策合规性、财政可承受性、实施可行性等维度对征集项目开展三轮筛选论证,精准聚焦群众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民生痛点。
科学票决 绘就最大“同心圆”
海河镇人大始终将民生实事票决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度化程序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政府行动。在年度镇人民代表大会上,严格依照“公开征集、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工作流程,组织全体代表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无记名票决,确保重大民生决策充分体现民心所向。该镇坚持问需于民与量力而行相统一、普惠共享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民意表达与政府决策精准对接,切实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的民生工程,充分彰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效能。
闭环监督 打造项目“质量链”
民生实事项目“定”好了,人大就要继续把项目“盯”好,使“实事”都能被“办”好,确保民生实事项目从“纸面规划”转化为“群众笑脸”。海河镇人大建立“月度巡查+专项督导”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对各个项目的监督,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度和实施情况,及时发现、督促整改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如“道路桥梁通达工程”项目,针对项目前期的路桥选址问题等事宜,组织代表与群众进行深入探讨,有效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长效管护 延伸惠民“幸福链”
海河镇人大始终坚持效果导向,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民生实事成效的核心标准。通过建立项目“县全周期”跟踪问效机制,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评估,全面掌握项目后续运行质效。在视察过程中,代表们采取实地走访、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与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村(社区)干部及受益群众代表进行多维度沟通,系统收集项目运营管理中的意见建议。针对项目后续运维管理,镇人大推动建立“建管用”一体化保障体系,通过制定长效管护制度、组建专业维护队伍、设立专项监督平台等举措,实时监测项目运行质态,动态收集群众使用反馈,切实保障民生工程持久发挥惠民效益。
据介绍,下一步,射阳县海河镇人大将把准“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惠民实事的提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推动政府更加科学、更为精准、更富实效地办好惠民实事,为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和福祉。(射阳县海河镇人大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