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四川成都:致敬公安窗口“她力量”,绽放平凡岗位的不凡光芒

2025-03-07 16:20:56   

她们,是绽放在公安窗口的铿锵玫瑰,以柔情化解百姓难题;她们,是穿梭在服务一线的巾帼先锋,以智慧织就便民网络;她们,是扎根在平凡岗位的忠诚卫士,以初心守护万家灯火。四川省成都武侯公安办证中心80%工作人员是女性民辅警,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聆听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的女民辅警们用温情与担当谱写的为民乐章,感受她们在方寸窗口间绽放的别样芳华。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温暖的笑容,开启了武侯公安办证窗口一天的工作。窗口是公安机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作繁琐复杂,需要极度的耐心和细致,她们将女性的柔情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人生最丑的照片是身份证照。”这是很多人对证件照的固有印象,以往由于受硬件设备条件和时间限制,到办证中心拍摄证件照都草草了事,群众甚至都没看到证件照的效果就被上传系统,而每每拿到证件后,又对上面将与自己相伴多年的照片不尽满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办证中心的女民辅警们也都是爱美之人,为尽可能拍好证件照,满足办证群众“美”的需求,她们向中心提出申请,采购了专业的拍摄器材,增设了摄影灯光,并在拍照室设置两台显示器,让群众看到他们的拍摄效果,直至满意为止。

 

 

户籍工作关乎千家万户,关联着老百姓入学、就医、就业、养老等,是群众身边的民生大事。“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在日常办证中不能出丝毫差错,我们这支队伍80%以上工作人员都是女性,她们发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为群众提供服务,同时,她们也加强自身学习,全面准确掌握户籍政策是她们每天的工作之一。”办证中心主任张俊说。为此,武侯办证中心建立了“每周学习”制度,每周一提前一小时上班,在接待群众前组织集体学习,对当前政策、上周办证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学习。

 

 

武侯公安办证中心的民辅警一直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困难,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普遍认可。去年11月,一名叫任阳(化名)的男子到南站地区派出所求助,表示自己从小是孤儿,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也不知道是哪天出生,一直没有上户口,现在身患疾病,需要身份证到医院就医。派出所将该情况上报分局办证中心。从事办证工作近20年的吴昆接手这项工作后,同派出所民警先是提取了任阳的指纹、DNA,在各类信息库内进行比对,排除被拐可能性,后又多方走访,对任阳的过往经历进行调查,并协调区民政局、街道办等单位,最终将任阳的户口落在他现在工作的地方。当得知可以落户的时候,任阳写了一封《申请书》,申请将他的生日定为7月1日,“因为7月1日是建党节,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民警们的辛勤工作,我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有了归属。”

 

 

2004年我国推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带有芯片的身份证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身份认证服务。当时年满25周岁公民的身份证有限期为20年,20年后的2024年开始迎来一波换证热潮,办证中心每日的预约量成倍增长。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办证需求,武侯办证中心推出了“延时服务2.0”版,在周六开设身份证、户口业务窗口的基础上,在高峰时段增设窗口,将后台业务民警“摆”上前台受理业务,并增加工作日中午时段延时,窗口民辅警轮流用餐,保证办证窗口叫号不间断。与此同时,推出“当天到场当天办”的承诺,只要在线上或现场预约成功,不管多晚、不管业务量有多大,保证在当天办理。

 

 

去年秋天,苏先生到办证中心申请补办户口,原来苏先生20多年前从西南民大毕业,但之后一直没将户口迁回原籍,导致户口被注销,后在办证中心的多方工作下,为苏先生补办了户籍迁移证。武侯区高校众多,每年毕业生近万人,而由于忙着找工作和继续求学,很多学生不重视户口迁移的问题。为此,办证中心的“大姐姐”们主动靠前一步、开展工作,到区内高校宣传高校毕业生户口迁移的相关政策,她们以女性独有的亲和力赢得了学生们的认可,减少了因未及时迁移导致户口注销等情况发生。

 

  

这些绽放在公安窗口的巾帼之花,用柔情消融隔阂,用智慧破解难题,用担当诠释忠诚,她们在平凡中铸就不凡,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为平安中国增添了一抹最温暖的亮色。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街道:政企联动促发展 谋远共启新商潮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