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阳市宛城区:“小物业”撬动“大治理” “降诉讼”带来“大稳定”

2025-04-01 15:43:24   

2024年以来,南阳市宛城区针对辖区住宅小区多、物业纠纷多等特点,由宛城区委政法委牵头,依托宛城区仲景街道综治中心与区法院,推动物业矛盾纠纷源头防范、高效化解。2024年,全区物业纠纷诉讼案件同比下降61.8%。

聚焦前端,下好预防“先手棋”。该区成立区物业管理行业党委,指导全区168家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推动“红色物业联盟”工作站全区街道全覆盖,建立联席会议、物业矛盾纠纷调解、物业信用等级评定等制度机制,实行物业企业“红黑榜”动态管理,深化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活动,引导市直、区直单位的3600多名在职党员进圈入群,成立“结对帮扶”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担任党小组长、楼栋长和卫生监督员、矛盾调解员、文体指导员、物业监督员“两长四员”,打造了一批“红色物业”示范点。通过积极探索实践了红色物业党建引领、社区兜底服务、物管委与业委会双重监督等新模式,居民满意度提高80%,同期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的发生率下降59.3%。

聚焦中端,打好化解“组合拳”。组建13个“律师服务团”下沉社区为群众解纷“把脉问诊”,整合房管中心、司法行政、法院等资源力量组建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社区“好邻居议事厅”打造“清风细雨”等品牌调解室,开展无主管单位、无物业服务、无人防技防“三无”小区重点管理治理,设立街道和社区“心情驿站”,落实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件必回、有难必解、有诉必办“五必”要求,将居民的“大事小情”入账处置,满足群众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此外,通过动员辖区党员干部、“五老人员”等多方志愿者充实调解力量,成功搭建起了物业管理方与居民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平台。

聚焦末端,守好法治“生命线”。依托宛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成立物业纠纷诉前调解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实现一次解纷。建立与民政、残联、妇联等部门联动机制,依托街道综治中心或社区警务室、“法治超市”等解纷平台,跟进涉物业纠纷判后答疑工作,以“诉后多一步”助推群众“满意多一点”。

相关负责人表示,宛城区探索物业矛盾化解新路径,以机制创新赋能破解物业管理难题,通过将调解工作前置到诉讼之前,充分发挥多元化解纠纷的优势,将物业纠纷化解于萌芽阶段,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从而进一步推进基层善治,不断推进平安宛城建设水平。(南阳市宛城区委宣传部 袁永强 高崭 赵春)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最大自动化干散货泊位正式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
下一篇:2025“活力夜广西”嘉年华活动在南宁举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