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效应显现

长江干流安徽段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水平,部分断面达Ⅰ类水平

2025-04-01 17:08:19    安徽日报

近日,记者获悉,作为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省份,安徽省实施皖苏、皖赣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上下游省份共护长江母亲河清波潋滟,截至目前,皖苏、皖赣已实际产生横向补偿金额2.79亿元。

据了解,补偿机制设计中,皖苏建立水质改善与补偿资金联动的激励机制,皖赣共同设立亿元补偿“资金池”,将月度水质与资金分配紧密挂钩,撬动上下游“共饮一江水,共担治理责”的协同效应。同时,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出台《安徽省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创新构建“纵向补偿+横向补偿+总磷控制补偿”三维考核体系,根据水质情况对长江干流沿江5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实施污染赔付与生态补偿“双向补偿”,推动地方从环境治理“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担当”。补偿资金实施项目化管理,重点用于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产业优化升级等长江大保护相关支出,同时探索引入市场化补偿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2024年,根据相关监测数据,长江干流安徽段出境水质继续稳定在Ⅱ类优质水平,其中乌江出境断面氨氮年度指标由2023年的Ⅱ类提升至Ⅰ类,长江干流2个出境考核断面的6项补偿考核指标中,已有3个达到年度Ⅰ类水平,长江(马鞍山市段)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下一步,安徽省将携手苏赣两省,系统总结评估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实践经验,聚焦生态屏障共建共护、绿色产业协同发展、创新要素资源共享等领域,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再升级”,聚力打造长江流域生态环保协作样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记者 朱卓)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召县马市坪乡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抵制高价彩礼”宣传活动
下一篇:安徽积极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 农业专家田间地头“看诊”支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