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荣区多举措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机制,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水平。
以标准化打造为抓手 筑牢治理“主阵地”
按照“功能定位科学化、基础设施标准化、网格服务精细化、运行机制高效化、工作手段高效化”的建设目标,将区综治中心、信访服务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有效整合,落实“一厅四室”建设,配齐群众接待大厅、网格管理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调度指挥室、心理服务室。群众接待大厅设6个窗口,有22个单位入驻,与区信访服务中心轮驻常驻,负责群众接待及来访等工作,不断拓展综合治理、矛盾调处、法律咨询等服务场景,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实时监测,让老百姓在中心内就能“找得对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化解矛盾多元化 打造社会治理“联合体”
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队伍,成立3+N模式调解队伍,即司法所、网格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大力培育老魏调解室、丰伍铎调解室具有新荣特色的矛盾纠纷调处品牌,对排查出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化解不了的及时上报,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矛盾不上交”。
网格治理“精细化” 聚焦智治增实效
持续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N”运行模式,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多措并举,搭建与群众的“连心桥”。针对各行政村、社区人口居住特点,合理划分网格,全区共设置“全科网格员”212个,农村网格员136人,社区专职网格31人,专属网格45人,实现了村社网格全覆盖。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工作,持续完善基础信息台账。依托智慧网格综合管理平台,专人跟踪督促,及时跟进协调事件办理,进一步加强综治事件处置化解和重点人员监督管理,实现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理、反馈全程管理。
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荣区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便捷、高效服务群众,多途径、多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建设平安新荣、法治新荣注入强劲动能。(大同市新荣区综治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