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广西:“设计下乡”助力农房品质提质升级

庞革平 李荧婷    2025-04-27 16:16:01   

“我对建房一窍不通,之前找村里的施工队给出的房屋布局,也不满意,幸好后来市里推荐专业设计团队,给出了设计方案,很合我意。”广西靖西市化垌镇八德村云屯黄艳西感慨道。

为提高新建或修缮加固农房建设质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广西组织专业设计企业、高校到农村开展农房建设技术帮扶,在编制农房标准设计图集、现代宜居农房设计、风貌管控、农房建设管理及施工、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等方面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探索农房现代宜居品质提升和抗震性能提升路径。

 

技术帮扶团队实地指导农户农房施工。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供图

 

搭建技术帮扶桥梁,建立技术帮扶机制。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广西各地主动与技术实力雄厚、热心农村建设的设计公司、高校联系,争取技术帮扶。广西选取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钦州市钦南区、浦北县等4个试点县与设计团队签订技术帮扶协议。截至4月18日,技术帮扶团队已为15户在建农房农户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免费技术服务,涵盖免费设计农房、施工过程技术指导、应用新材料等方面技术服务。

 

技术帮扶团队赴柳州考察新材料生产厂家,了解材料性能。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供图

 

保护传统建筑特色,兼顾现代宜居性。在传统村落农房改造中,技术帮扶团队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调研,为农户量身定制个性化设计方案。技术帮扶团队充分尊重当地苗、侗民居木结构建筑风格,巧妙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比如,在厨房设计上,既保留柴火灶满足传统烹饪需求,又合理配置现代厨具,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应用新型建材,打造绿色农房。钦州市钦南区是平陆运河沿线县区,为建设平陆运河优质、绿色工程,技术帮扶团队探索应用新型绿色建材,提高农房绿色、抗震性能。在既有农房改造中,采用高性能抗震材料竹纤维增强混凝土加固外墙,显著提升房屋抗震性能;新建农房则推广使用固碳再生混凝土砌块,发挥建材固碳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此外,预拌彩色砂浆在农户外立面的试用,既确保了建筑风貌协调,又发挥了其节能环保、抗裂性能好等特点。

广西开展全过程指导,提升农房抗震性能。浦北县所辖乡镇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7度,其中乐民镇和寨圩镇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度。当地借助技术帮扶团队力量,对农户建房和改造开展全过程免费抗震性能提升指导和技术审核。通过组建调度群,形成多级联动机制。技术帮扶团队在调度群内实现全天候技术指导不脱节,结合实地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新建砌体结构房屋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岛“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举行
下一篇:国铁南宁局“五一”假期加开760余趟客车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