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河南省内乡县:深耕文化沃土 绽放振兴“繁花”

2025-05-06 15:25:12   

眼下,在河南省内乡县湍东镇,一场文化振兴的热潮正悄然兴起。近年来,湍东镇深耕文化沃土,积极探索文化发展新路径,以创建特色文化品牌、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培育文艺队伍为抓手,激活乡村文化 “一池春水”,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3年以来,湍东镇连续举办杏花文化节,百亩杏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以前农闲时,不是闲聊就是在家干家务、哄孩子,现在也能在舞台上发光发热,还能给游客带来快乐,日子太有意思了!”村民马肖带着三位好友登上舞台,诙谐幽默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引得观众捧腹大笑,也传递了文明新风。

杏花文化节不仅擦亮了湍东镇的文旅名片,还提升了湍东的知名度,同时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文化带来的红利。

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湍东镇还积极组建文艺队伍,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如今涵盖舞蹈、歌唱、戏曲等领域的 26 支文艺队伍。这些文艺队伍的参与者,既有各村的文化骨干,也有热爱文艺的农民群众。白天,他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夜晚,村里的文化广场,就是他们的阵地。

“以前连鼓槌都没摸过,现在不仅学会了打鼓,还能跟着队伍到处演出,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 58岁的张大妈是庙岗村鼓舞队的一员,她开心地说着。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或是村里有重要活动,这些文艺队伍便纷纷出动,为村民们送上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进一步提升文艺队伍的凝聚力与创造力,湍东镇打破地域界限,按方位将26支文艺队伍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片区。各片区定期开展“文艺擂台赛”“创意交流会”,舞蹈队与戏曲队跨界合作,碰撞出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歌唱队与民俗表演队共享创作灵感,打磨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特色的节目。片区化管理不仅实现人才资源互通共享,还催生了“文艺骨干帮带计划”,让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带动新人成长,既有利于一流文艺队伍的打造,也为文艺队伍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文化的繁荣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湍东镇深挖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以东王营村的钩针编织为例,一根根毛线在村民手中化身栩栩如生的鲜花、动物、水果等,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文创产品。​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如今乡村的文化活力被充分激发,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在文化的引领下,湍东镇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中共内乡县委宣传部 陈云 董健博)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省咸宁市税务系统开展“深扎根系 菁税强基”系列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