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广西首次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举办展览

庞革平    2025-06-10 16:06:14   

今年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联合南宁市国家档案馆主办的《“民族瑰宝  千年记忆”——刘三姐文化档案展》在南宁开展,这是广西在政府层面首次为“刘三姐”建立文化档案并举办展览。

在当天举行的刘三姐文化档案捐赠仪式上,柳州《刘三姐》创作组曾昭文、龚邦榕、邓凡平、牛秀四位作家签名的创作于1991年的彩调剧《刘三姐》(第九方案)封笔之作的手稿原件,也由其中的作者曾昭文先生之子曾宪坤和曾宪刚先生交由何振强先生捐赠。另外,广西戏剧院、“刘三姐”扮演者傅锦华女儿傅彬彬等也捐赠了相关“刘三姐”照片,广西档案馆负责人为刘三姐文化档案捐赠者颁发了收藏证书。

 

刘三姐文化收藏与研究学者谢中国在为观众介绍刘三姐文化档案一些展品背后的故事。

 

该展览分序厅、文献史料里的刘三姐、新中国成立后“刘三姐”文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刘三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新时代“刘三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5个板块,通过300多份珍贵的档案文献,展示刘三姐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繁荣。

在本次主题为刘三姐文化档案的展览上,有近百件刘三姐文化档案属于首次亮相。据广西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展览展期暂定为二年,今后还将不断增加刘三姐文化档案精品,把刘三姐文化档案展作为广西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的一项工作来实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海洋大学“世界海洋日”主题思政课开讲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