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江西永修县城区康乐社区一场“民情夜访”活动中,居民围坐在小马扎上倒起苦水:“物业就知道催费,楼道灯坏了半个月没人修!”“我腿脚不好,有时候想请人帮忙又难。”“我们小区连个唠嗑纳凉的地方都没有,能不能改造一下?”
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诉求,折射出76个城市住宅小区的治理困境:专业化物业覆盖率仅55.3%,业委会成立率不足28.4%,年均物业纠纷达232起。我和同事们意识到,破解这道民生难题,必须把调研作为“先手棋”,深入细致了解症结所在,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让居民生活的“面子”更足、“里子”更硬、“幸福感”更强。
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困难居民家中收集需求。
深入调研勾勒民生图谱
带着对基层治理的深度思考,我和同事历时 2 个多月,走访了8个社区、31个小区,覆盖新建住宅小区、老旧小区、安置小区、廉租房等各类居民聚集区,绘制《永修县小区治理问题分布图》,发现物业费收缴纠纷占比52%,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破损率达31%,安置小区私搭乱建问题突出,廉租房卫生清洁不及时。
“就光靠物业几个人,力量确实太薄弱了,业主反映的很多事情难以及时解决,很多难题也超出了我们的职权范围。”在向珑园物业公司吴经理了解情况时,他无奈地说道。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线上线下调研相结合,发放调查问卷1600余份,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你呼我应》网络专栏,建立小区居民“回音壁”,开展网格员摸排“敲门行动”,畅通社情民意渠道。
李女士是从偏远乡镇搬来尚品小区伴读的,在与她交谈时,就有这样的抱怨:“小区安全感太低,门卫有时形同虚设,摄像头数量又太少了,总是担心小孩的安全问题。”
而像这样对小区治理有意见的居民不在少数。我们汇总收集到356条意见建议,主要有“希望党员带头参与治理”“物业要积极主动作为”“城管局要加强巡逻执法”“尽快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更多停车位”等内容。
除了“面上”的共性问题,我们也注重挖掘“点上”的个性特征,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选取了矛盾最突出的建昌花园、赣江文庭、龙岗馨园等3个小区驻点调研,列席物业例会、业委会12次,登门拜访业主28人次,跟访网格员日常巡查,发现治理梗阻关键在“三缺”:缺组织引领、缺协同机制、缺长效保障。
调研发现:建立党组织的物业小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72%;业委会党员占比超50%的小区,住房空置率最高仅7.8%。这组数据印证了“党建引领不足是根源”的判断。在与县住建局、涂埠镇、丰安街道和社区代表的3场座谈会上,大家形成共识:必须推动党的工作和组织延伸到每一个住宅小区,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小区,全面推行“红色物业”,打通治理末梢。
社区工作者在小区“邻里会客厅”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躬身实践锻造治理答卷
“原来爬楼实在太累了,物业企业党支部的小刘知道我们有加装电梯的想法后,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对接,商定设计方案,全过程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在拜访白鹤山庄小区居民时,谈及物业党支部的工作,熊女士赞不绝口。
我们针对调研发现的“无物业、无业委会、无党组织”问题,全面开展“三个覆盖”工程,即实现全县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物业企业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业主委员会全覆盖。
随着“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的建立,小区治理有了“主心骨”。“许多党员都主动参与进来,帮助解决居民的烦心事、忧心事,大家对物业的印象越来越好,邻里关系非常和谐!”建昌花园业委会主任韩学金说道。
与此同时,我们加快实施老旧小区焕新行动、服务场景拓展行动、智慧安防行动,及时回应居民“盼环境、盼服务、盼品质”的诉求。
“做好社区工作,最管用的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推动打造了‘红色议事厅’‘红色驿站’‘日间照料间’等服务平台,为业主延伸提供邻里议事、图书阅览、配餐送餐、便民工具借用等服务。”白莲湖社区书记刘作兰向我们介绍道。
如今,“红色物业”已成为永修县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100余名城管队员在辖区内不间断巡查,解决私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等各类问题400余件,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商品房均价涨高21%,全县物业费平均收缴率从72%提高到现在的91%。
教师志愿者周末到社区为居民提供托管辅导公益服务,图为教师周媛在莲星社区陪同小孩一起做益智游戏。
初心求索与民心民意共振
这次调研,汗水浸透的不仅是记录本,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再认知。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也有力证实了调研深度决定治理精度。必须畅通居民参与渠道,沉下心来察实情、听真言、谋良策,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贴合居民实际需求,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次座谈会上,居民代表又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没有做到全覆盖,自治管理小区的党组织引领作用还有欠缺。未来,我将把调查研究作为“必修课”,补齐短板弱项,让“红色物业”成为居民信赖的贴心管家,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温暖纽带。
县人民医院组织医务志愿者到浔海御景小区开展义诊活动。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委组织部;图片由陈山林摄)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