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广西博物馆走‍进校园讲好革命文物“大思政课”

庞革平    2025-07-10 16:20:41   

从广西博物馆获悉,自今年“行走的广西博物馆”项目启动以来,广西博物馆坚持拓展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职能,以优质文化资源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近日,该项目分别走进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开泰校区、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王京小学、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江南校区,持续扩大博物馆“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覆盖面,将革命文物背后蕴藏的抗战精神,生动转化为滋养新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力量,活动引发热烈反响。

城乡校园同享优质资源

“行走的广西博物馆”带着可移动、沉浸式的抗战文化课堂,从城市中心延伸至乡镇。在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王京小学,孩子们充满好奇与专注,认真聆听学习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江南校区,学生们对中华民族在抗战过程中展现出的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产生深刻共鸣;在南宁职业技术大学,高校学子结合专业背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各行各业人士的爱国情怀有了深度思考。

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通过“行走的广西博物馆”这座桥梁,共同触摸那段烽火连天却文脉不辍的历史,感受伟大抗战精神这一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课堂启迪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

活动设置主题课堂与多样实践环节,点燃学生参与热情。在小学校园里,孩子们热情高涨地参与“送你一颗小红星”闯关游戏;在文物拼图、对歌解密等趣味活动中欢乐走近历史;亲手体验红色雕版印刷,拓印出的抗战标语成为他们珍贵的体验。

在中学课堂上,主题课程结合革命文物与新时代英雄人物,激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自发围绕技术报国与抗战精神展开讨论,尝试结合自身专业构思如何传承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该项目激发青年使命担当的显著成效。

分龄设计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项目根据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阶段性认知特点,坚持“主线贯穿、实践导向、分龄教育”,助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小学课堂侧重具象感知与情感熏陶,中学深化历史脉络与精神内化,大学则激发使命担当与实践创新。目前,活动已累计覆盖数千名师生,切实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让革命文物“动”起来,红色基因“活”起来。

据了解,下一步,广西博物馆将持续以“行走的广西博物馆”系列活动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推动革命文物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广西文化力量。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昆铁路完成集中修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