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问道黍香,共酿华章”

代州黄酒以“酒旅融合+文化赋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程

2025-09-17 10:07:29   

9月16日,2025代州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启幕。

 

 

大会以“问道黍香,共酿华章”为主题,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擘画代州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并通过产业技术分析、专业镇成果发布,推动企业品质升级与品牌提升,不断扩大代州黄酒影响力。此外,依托“名酒、名关、名城、名将、名镇”及“名酒+”矩阵,积极探索产城融合与酒旅融合新路径,拓展市场新布局,让代州黄酒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发表了专题演讲,内容涵盖技术、经济、地方实践与品牌建设等多重维度。

近年来,代县紧抓山西省专业镇建设机遇,坚定实施“1228”高质量发展战略,系统构建“名关、名城、名将、名酒”四位一体的文旅酒融合新格局,全力推进“世界特色美酒产区·中国黄酒之乡”建设。忻州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崔峥岭介绍,代县县委、县政府将持续优化和实施“1228”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酒旅融合和产城互动,强化政策集成、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区域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全力打造“中国黄酒之乡”。

 

 

在黄酒专业镇建设领域,代县深耕三年成果显著,累计落实投资近23亿元。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原料保障模式。建设优质黍米基地1万亩,实现原料供给与农户增收双赢,同时引导资金、能源、土地等要素向专业镇倾斜,推动产业集聚壮大。

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代县按“企业工坊+农户作坊+全域旅游”模式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枣林镇东留属村、雁门关镇上田村等特色黄酒村。截至目前,各项指标较2022年实现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总数由102家增至208家,实现翻倍增长;黄酒生产企业数量从27家增至68家,增长超1.5倍;总产能由1.8万吨提升至13万吨,增长6.2倍;年产值从1.2亿元跃升至5.51亿元,增幅达3.6倍;税收实现三倍增长。

依托深厚的雁门边塞文化背景,以及雁门关景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资源,代县县委、县政府着力推动资源整合,实施“关城联动”开发,构建“名城、名关、名酒”融合发展体系。按照示范引领、点面结合原则,代县先行打造以代州古城为依托的“名酒・名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和以雁门关景区为依托的“名酒・名关”酒旅融合示范区,同时借助集大原高铁雁门关站开通运营和“雁门关”号列车冠名契机,打造“晨登雁门关,夜宿代州城”IP,设计“名关+名城+名酒”精品旅游线路和“关城文化深度游”等特色线路,实现酒旅融合新突破。

代县还加大西大街“非遗旅游街区”和26个“非遗工坊”建设力度,鼓励引导黄酒企业建设若干个酒旅融合试验点、体验区,让游客在品味代州黄酒的同时体验黄酒制作过程,感受代州黄酒非遗文化魅力。投资27亿元的酒旅融合示范区主体项目代县黄酒酒堡已开门迎客,集黄酒博物馆、黄酒主题文旅体验、沉浸式民宿酒店、酒文化交流活动、5G数字文旅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运营体系,成为北方黄酒文化体验新地标。

 

 

此外,代县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家乡代言人”文化引领工程,结合节假日与地方特色活动开展多场主题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元宵文艺汇演和非遗民俗活动、“五一”特色文旅活动、磨坊乡杏花节、阳明堡镇鳌鱼节、峨口镇古庙会,以及雁门关越野跑、代州古城半程马拉松、传统挠羊大赛等2000余场文体活动,带火代州黄酒营销两旺。同时对接“村房短住”项目,推行“围炉煮酒”模式,开办代州黄酒总汇,建设代州黄酒形象店与旗舰店,助推线上线下销售,落实销售奖补政策,扩大销售网络,以多元化活动与载体强化代州黄酒品牌渗透,推动销售网络拓展,实现代州黄酒品牌传播力指数值同比、环比双增长。​

相关负责人表示,代县将围绕“构筑两条发展轴线,打造两个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布局,突出强基础、提质量、增效益,全面提升代州黄酒产业发展规模与质量,力争黄酒专业镇综合产值2025年达到10亿元以上、2027年突破20亿元,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黄酒产区和特色产业名镇,把代州黄酒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黄酒品牌。(代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省岳池县开展2025年“质量月”集中宣传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