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阳市卧龙区:循环农业绘就富民画卷

2025-09-19 15:02:36   

“我们探索企业流转+订单化种植新模式,使农户和公司成为利益共同体。上半年蔬菜订单超2万吨,合计种植毛豆、西兰花、苔菜等优质蔬菜3000多亩,实际带动群众就近就业800余人。”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南阳雨顺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介绍。

在陆营镇,宏泰养殖1000头扩养牛舍投入使用,目前存栏优质肉牛3000头,吸储小麦秸秆2.1万亩2600吨,产出有机肥1.6万吨,在缓解秸秆禁烧压力的同时,实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

在卧龙区英庄镇凯丰农场宽敞的繁育牛舍里,田间秸秆化作牛羊粮仓,圈舍粪便变身沃土养料。通过压窖青贮把玉米秆发酵做成牛羊的青贮饲料,再用牛粪做有机肥料种植果树,把它变废为宝。

作为农场高效循环配套的重要一环,香菇种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香菇采摘完以后,菌棒混合牛粪,还可以种植双孢菇、平菇、草菇等。种完之后,袋子粉碎,还可以成为肉牛的“席梦思床垫”,十分柔软舒服。当肉牛出栏的时候,这些“席梦思床垫”熟化后又成为地里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整个种养殖过程实现了高效、绿色、可循环发展。这场“秸秆、养殖、粪还田再种植”的闭环循环,不仅让每一份资源都物尽其用,更在此“圈”中催生出绿色农业的蓬勃生机。

据悉,凯丰农场通过“以种代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发展理念和立体化养殖模式,农场流转土地3000余亩,实现了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目前,存栏1000多头肉牛,还有羊、鹅等畜禽养殖,利用牛羊粪饲料废渣等发展小麦、玉米、蔬菜种植,用工量达1000余人,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雨顺农业和凯丰农场的高效循环经济是卧龙区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卧龙区依托多家企业,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优势、管理经验、科学方法和资金实力,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聚焦静脉产业园,谋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合力把静脉产业园打造成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绿色经济引领区,创造高品质生活,助推卧龙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前全区规模养殖场达到95家,生态高效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6万亩,年产量突破80万吨,总产值在9亿元左右。 

(南阳市卧龙区委宣传部 曹飞)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省岳池县举办计量检定技能比武竞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