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阳市宛城区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

2025-09-23 16:17:17   

近期,南阳市宛城区城管局联合某环保公司推出集“垃圾分类投放+直饮水兑换”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以“设备融合”模式破解垃圾分类资金瓶颈。

打造“分类+净水”双循环

面对垃圾分类设备采购的资金压力,宛城区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生普惠”为原则,探索出“垃圾分类设备+社区净水机”的创新路径。2024年,宛城区城管局与某环保公司达成合作:企业全额投资200万元,在全区40个小区部署智能分类设备,设备附带的净水机运营收益归企业所有。无需政府投入一分钱,构建起“政府零投入、企业可持续、服务全闭环”的市场化机制。

“过去政府要承担设备采购、运维等长期成本,规模化推进难度大。现在企业通过净水机运营实现合理盈利,既能覆盖设备成本,又能保障服务质量。”宛城区城管局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将公共环保需求与居民日常饮水需求精准对接,让智能分类设备顺利走进居民“家门口”。

居民小区迎来新体验

设备搭载智能称重系统,居民投放垃圾时只需扫码,称重功能便自动将投放量换算成积分,打开手机积分页面在净水机上一扫,即可兑换相应额度的直饮水。所有智能设备均接入宛城区城管局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投放量、分类准确率、净水机流量等20余项数据。一旦设备检测到垃圾桶满溢、滤芯需更换等情况,系统会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运维人员通过后台即可精准调度,使设备维护效率提升70%以上,彻底告别“人工巡查靠走、故障发现靠等”的粗放模式。

积分经济激活分类新生态

在这种创新模式中,民生红利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净水机直饮水售价较市场价低40%,企业通过薄利多销实现盈亏平衡;政府无需财政投入,却推动垃圾分类设施智能化升级;居民则用分类积分兑换实惠,形成“越分类越受益”的正向激励。

为确保服务实效,宛城区城管局建立“双监管”机制:一方面要求企业每日提交设备运行报告,每月开展分类准确率考核,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组织社区网格员驻点督导,对分类错误的居民现场指导,帮助大家养成良好习惯。数据显示,设备投用一个月后,各小区垃圾分类参与率从30%跃升至75%,可回收物回收率同比增长52%,日均兑换直饮水达1500升。

从“政府主导”到“政企协同”,宛城区以市场化思维为垃圾分类装上“双引擎”——让智能设备成为“分类导师”,让净水服务化作“民生纽带”。(南阳市宛城区委宣传部 史源远 牛淼)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年尧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4日启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