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冈区高山镇上碗沟村的田野里,收割机的轰鸣声与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序曲。上碗沟村众盈农牧专业合作社的5500多亩黍子迎来丰收。饱满的黍穗在微风中摇曳,收割机穿梭其间,将沉甸甸的果实收入仓中。

高山镇村庄多处于山庄窝铺,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随着采煤沉陷区整体搬迁政策实施,上碗沟村村民搬至恒安新区,耕地面临无人耕种的困境。为盘活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上碗沟村党支部积极探索,通过飞地流转和“村委会+合作社+村民”模式,在窑洞村荒山上开辟农业新天地,将采煤沉陷区变为丰收田野。
高山镇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小杂粮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谷子、黍子、高粱、荞麦等小杂粮生长。近年来,上碗沟村引入覆膜穴膜播种滚筒新技术,通过单穴播种和黍子辅助破土,有效提高了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质量。“我们今年主要种植大白黍子和晋黍8号,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500斤以上,相比去年有显著提升。这几年,我们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引入新设备,就是为了让小杂粮的品质越来越好。”上碗沟村党支部书记侯斌杰介绍。据了解,上碗沟村的黍子不仅产量增加,品质也更优,市场价格也随之上涨,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云冈区委区政府新闻中心 楚向东)
(责编:张若涵)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