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大同云冈区高山镇:小杂粮成致富“金招牌”

2025-09-24 15:07:15   

在云冈区高山镇上碗沟村的田野里,收割机的轰鸣声与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序曲。上碗沟村众盈农牧专业合作社的5500多亩黍子迎来丰收。饱满的黍穗在微风中摇曳,收割机穿梭其间,将沉甸甸的果实收入仓中。

 

 

高山镇村庄多处于山庄窝铺,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随着采煤沉陷区整体搬迁政策实施,上碗沟村村民搬至恒安新区,耕地面临无人耕种的困境。为盘活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上碗沟村党支部积极探索,通过飞地流转和“村委会+合作社+村民”模式,在窑洞村荒山上开辟农业新天地,将采煤沉陷区变为丰收田野。

高山镇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小杂粮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谷子、黍子、高粱、荞麦等小杂粮生长。近年来,上碗沟村引入覆膜穴膜播种滚筒新技术,通过单穴播种和黍子辅助破土,有效提高了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质量。“我们今年主要种植大白黍子和晋黍8号,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500斤以上,相比去年有显著提升。这几年,我们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引入新设备,就是为了让小杂粮的品质越来越好。”上碗沟村党支部书记侯斌杰介绍。据了解,上碗沟村的黍子不仅产量增加,品质也更优,市场价格也随之上涨,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云冈区委区政府新闻中心 楚向东)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年四川省首届“爱我国防”文化创意大赛发布活动在宜宾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