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大同平城区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2025-09-28 10:53:56   

大同市平城区开源街道以“开源党群服务矩阵”为总载体,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目标,推进辖区各单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在党建联建、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精准发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点线面”协同发力,激活区域党建生态

为改变基层治理主体单一、服务资源匮乏现状,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开源街道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及常态沟通等方式,推进辖区各类组织区域融合、多方联动。

完善“三方联动”机制。以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企事业单位为轴心,按照“地域相近、治理相关、行业相连”原则,通过召开“共建共治共享”联席会议暨民生实事项目认领签约仪式、建立“开源党群服务矩阵”、“微心愿认领”等途径,吸纳4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成为共建单位,进一步创新资源共享和联系沟通的党建平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区域统筹能力,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吸纳“社区合伙人”力量。根据街道社区特点难点,统筹13家市直机关、20个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同时吸纳13个“团体形合伙人”、4名“独立形合伙人”,通过“空间共营”“众筹+社群”“社区生活圈信任生态链”等模式构架发展、安全、服务等合作场景17个。全面实行“报到接收——接单到岗——精准服务——评价反馈”闭环管理,推动各级各类优势资源力量向社区一线下沉聚拢。

探索“营创反哺治理”。民和社区创新成立全省首家社区经济组织——民和社区服务有限公司,以“空间换服务”“公益+低偿”方式,与10余家第三方合作,推出20余项服务,服务居民超2万人次;围绕“老有所养、业有所扶、文有所乐”,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餐厅、便民超市,为群众提供生活惠利;引进“飞天手工结艺坊”非遗项目,开展培训280余期,带动45人就业,人均收入达到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培育百人文艺团队,开展汇演200余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清单”精准匹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开源街道坚持建强用好“四双三联”“社区合伙人”机制,以实效落实“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构建信息互通、多方共赢的“一盘棋”格局,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动态摸排“需求清单”。以社情民意为基础,依托“三个会议”即党建联席会、居民议事会、业主委员会机制,结合党情、社情、民情调研,微信群线上“说事”等途径,分群体深入摸排“需求清单”。收集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急难愁盼诉求2000余条,归纳为约100项需求,形成了“问题导向”的工作指南、“结果导向”的成效标尺。

梳理共享“资源清单”。针对区域内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问题,梳理党建联席成员单位提供的党建、人力、物力、场地等服务资源,整理综治维稳、技能培训、助老扶弱、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等8类“资源清单”向基层和群众共享。

精准匹配“项目清单”。聚焦党建工作的“难点”、基层治理的“痛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共建双方的“需求”,建立清单化供需对接机制,全面梳理、精准匹配,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完善共商“项目清单”,推进党的建设、困难帮扶、环境美化、青少年发展、老年人关爱、文化法治宣传8类247项服务项目落地实施。

“五联动”保障实效,拓展服务覆盖半径

深入实施“组织联建、治理联商、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成效联评”的“五联”措施,促进区域内党的 基层组织和党员优化组合,扩大和延伸党组织工作和服务的覆盖范围。

组织联建聚合力。以“共建协议”“项目清单”为纽带,将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纳入“大党委”格局,突破以往“援助式”的传统型“共建”关系,推动党建资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融合。民悦社区三医院与检察院家属院小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众享联盟”,联合周边10余家企事业单位、20余家经营商户签订共建协议。民和社区对接社区卫生中心形成家庭医师签约上门项目;民富社区联合区残联推出残疾群体智慧化服务等特色项目,辐射惠及周边7个小区。街道“两新”党总支与山西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共建关系,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企业。“我来”家政公司、飞天手工结艺坊等社会组织与街道社区达成项目合作。多维度构建起跨领域党建“朋友圈”。

治理联商解难题。构建“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民主协商氛围,深度挖掘诉求热点、问题难点的规律特征,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基层党组织和居民群众解难题、惠民生。民悦社区创新“一核五体六联动”工作法,将群众诉求分解为“急事、愁事、难事”三类,通过物管会、党支部、商户联盟等多方协商机制解决问题:针对污水管道堵塞等“愁事”,组织“五体”联席会议制定方案;针对违建占地等“难事”,由党支部对接职能部门协调处置,累计解决各类诉求77件,月均工单从40余条降至8条。街道司法所、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等部门形成合力,推行“五步三分工作法”,通过收集民情、研判分类、立项分流、分情处置、实效反馈闭环机制,化解信访案件及隐患600余件,其中成功调解“东关削面王”亡人纠纷、华阳日月城采光争议等典型案例。

资源联享优服务。聚焦群众需求、链接辖区资源,在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结对帮扶互助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下沉优质资源到社区、院落、楼栋,造福居民群众。民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后,95%场地转化为共享空间,联合20余家共建单位推出“五送六服务”项目,包括送餐、送医、家政等10余项服务。民富社区联合4家辖区单位,共享医养、文化领域常态服务,并依托“宜学团组”共享“开源一号”文创园区资源,开展手工创业坊、老年书画课等9个服务项目,服务居民上万人次。三医院与检察院家属院小区引入大同国琛物业公司,党员群众代表共同制定“灯亮、路平、水畅”等服务标准,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提质。

活动联办增活力。每年开展新春走访活动,同共建单位拟定活动计划清单,按照“大型活动一起办、党建活动轮流办”的原则,党建联席成员单位实行“轮值”制度,年均开展党建联建、技能培训、环境整治、文化体育、健康服务等活动800余场。特别是开源街道启动“向上向善·文明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每月围绕书香社区、全民健身等主题开展活动,已举办23场;民和社区孵化“飞天”手工结艺坊,开展技能培训280余期,带动45人就业;民懋社区“繁星计划”开展服务300余次,涵盖老年艺术课程、非遗文化推广等,服务近千人。

成效联评促提升。赋予村、社区对共建单位的考核评价权,“要不要”让群众定、“要什么”让群众选、“怎么做”让群众提,“满不满意”让群众评。在年终述职会组织社区党组织、居民代表对本年度共建单位开展服务项目进行评议,营造各成员单位党组织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民和社区“亲民化”改造过程中,通过居民议事会充分收集意见;西河河村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规范设立村“三务”公开栏,制定《村两委一般干部监督考核细则》,由群众参与评议整改成效;民富社区实施《在职党员“一编六定”实施方案》,通过党群双向考核评议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大同市平城区委办公室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朔州平鲁区与山西工学院共同设立平阳校区 共绘产教融合新图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