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开幕

2025-09-28 14:01:12   

9月27日,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在升级改造后的呼兰区体育场正式启幕。来自全区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46支代表队、596名参赛队员齐聚赛场,在竞技比拼中挥洒奋斗汗水,共同开启呼兰区群众体育事业的全新篇章。

作为呼兰区推动全民健身、建设健康城区的重要载体,本届全民运动会在赛事设置上突出“群众性、参与性、趣味性”三重属性。运动会共规划田赛、径赛、趣味运动、球类竞技四大类17项赛事,覆盖不同年龄层与运动需求;赛场内同步开展太极拳、跆拳道、现代舞等文体展演,让体育竞技与文化展示深度融合,丰富活动内涵。

为保障赛事高效有序推进,组委会提前统筹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多方资源,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以志愿服务、物资支持等形式参与服务保障,形成“全民办赛、合力兴体”的良好格局;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动员机关干部、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及社会团体报名参与,营造出“全社会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浓厚氛围。据统计,此次运动会通过“现场+直播”形式,关注度突破10万+。

在为期两天的赛事中,全体参赛运动员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引,在赛场上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在相互竞争中增进友谊、凝聚力量,充分展现呼兰儿女的精神风貌;全体裁判员严格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谨执裁、恪尽职守,为赛事公平开展筑牢规则防线;全体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则以精心组织、热情服务的姿态,全力做好后勤保障、现场引导等工作,确保运动会各项环节顺畅运行。

据悉,本届全民运动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呼兰区委、区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2025年以来,哈尔滨相继成功举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等国际重大赛事,不仅点燃全市体育热情,更为呼兰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回应群众多元运动需求,呼兰区委、区政府将呼兰区体育场升级改造工程列为2025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全力以赴推进建设,最终实现体育场“焕然一新”,为赛事举办提供坚实硬件支撑。

目前,升级改造后的呼兰区体育场已成为带动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预计每年可惠及群众20万人次;而全民运动会的举办,更将推动体育精神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未来,呼兰区计划每年延展办会规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50余场,让健康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以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激发全区干事创业活力,为新时代呼兰赶超发展汇聚更强动能。

呼兰区委书记曹德友表示,呼兰区委、区政府将体育事业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持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让体育红利惠及更多群众。(中共呼兰区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执法+普法”携手整治电动车上楼顽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