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白光之下“正常”,染色之后“现形”,襄阳襄州早癌筛查14年间为万人守住健康防线

2025-09-28 15:15:04    极目新闻

在身体毫无异样之感时,通过一次免费的内镜筛查,就可能发现潜藏的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这对于襄阳市襄州区的许多农村居民来说,已不再陌生和遥远。9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探访该院承担的国家重大医改专项——“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开展情况。十四年来,该项目已让万余名群众受益,为他们的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是由国家财政拨付专款、政府组织实施的惠民工程,旨在通过免费为40-69岁的农村居民进行高质量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色素染色检查),实现对食管癌、胃癌等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该项目背景深远。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志海介绍:“食管癌和胃癌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中均位居前五位。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筛查与早诊早治,正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措施。”自2011年承担该项目以来,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已累计完成筛查1.6万余人次,每年辐射人群超4000人,被评为“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示范基地”。

“我们筛查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患者毫无症状的阶段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并进行干预和治疗。这样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李志海强调。

他口中的这一理念在患者黄女士身上得到了体现。2012年,黄女士首次参加筛查,被发现食管与胃结合部存在一处约两公分的糜烂病灶,虽未达癌变标准,但医生建议为癌前病变重点管理。然而当时身体一点异常感觉都没有的黄女士根本无法接受。在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相同结论后,她选择信任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并坚持每年配合随访。十二年间,在医院的严密监护下,黄女士的病情始终处于平稳可控状态,生活与常人无异。

患者张先生的经历则更加波折。2015年来院筛查时,常规白光内镜下其食管看似“正常”,但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进行了色素内镜(染色检查)后,敏锐地发现了约3公分大小的可疑病灶。活检结果证实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肿瘤”,这是一种紧邻癌变的危险状态。得益于这次精准的筛查,张先生及时接受了手术,并恢复良好。十年已过,随访中张先生表示如今自己身体十分健康,生活也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一套成熟高效的组织体系。据介绍,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坚持“政府主导、卫健主管、医院实施、基层配合”的机制。医院负责核心的筛查、治疗、随访和技术培训;各乡镇卫生院负责协调组织;各村卫生室则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摸底和动员。确保这项国家福利能精准送达目标人群。“目前,在周六、日,医院会统一接受到院筛查的农村居民。”李志海说。

谈及上消化道癌的诱因,李志海指出,除遗传因素外,不良饮食习惯是主因。“如长期摄入腌制、卤制食品(含硝酸盐、亚硝酸盐),喜好过烫、过辣食物或过度刺激食管与胃部,以及长期吸烟、酗酒,都是明确的高危因素。”

同时李志海提醒公众,应对癌症应持科学态度。“既不能因恐惧而逃避检查,也不能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大意忽视。”他建议,有家族史或长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应主动参与筛查,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截至2023年数据显示,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检出率为1.71%,74.2%的患者在癌症早期阶段就被发现,91.4%的患者接受了及时治疗。十余年来,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将“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深深植入农村地区,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数以千计的家庭带去了健康和希望。

(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张乐昕 程贺轶 程宇虹)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铁力市双丰镇综治中心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护航促和谐”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