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中国西珠·从此开江”明月山稻田渔歌文化展演在四川省开江县举行

2025-09-30 15:34:20   

9月28日,“中国西珠·从此开江”明月山稻田渔歌文化展演活动在四川省开江县任市镇西部珍珠产业园举行。有关县领导,县级部门及县属国有企业负责同志,县域乡镇(街道)与毗邻乡镇代表,辖区相关单位及企业负责人参加。

本次文化展演以“稻渔文化”为精神内核,以“非遗传承”为脉络主线,融合舞蹈、戏曲、歌唱、走秀、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更将梁山灯戏、金钱板、舞火龙等川渝特色非遗项目巧妙融入,以生动的艺术语言展现川渝人民守正创新的实干精神与新时代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活动在鼓舞《田园欢歌》中热烈开场——激昂的鼓点仿佛映现金色稻浪翻滚的景象,瞬间点燃了现场丰收的喜悦氛围。随后,走秀《霓裳珠光》将珍珠元素与服饰艺术完美结合,彰显典雅韵味;舞蹈《薅秧妞妞》再现水田薅秧的生动场景,欢声笑语间尽显乡土生活的质朴气息;市级非遗任市金钱板《稻乡渔歌话任市》以清脆板点与质朴唱腔,将任市镇的稻渔故事娓娓道来,一板一眼尽显非遗魅力,引来观众阵阵喝彩;舞蹈《绿水青山》以灵动舞姿勾勒自然和谐之美,传递绿色发展理念;戏曲表演唱《欢锣闹村》以明快节奏唱响乡村喜悦,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舞蹈《茉莉花》在经典旋律中展现柔美舞姿,诠释东方美学的含蓄雅致;国家级非遗梁山灯戏《歌声嘹亮》则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婉转唱腔与明月山的清幽景致相融,赋予传统艺术崭新的时代生机;歌伴舞《卓玛》以悠扬歌声传递雪域深情,触动心弦;情景剧《珍珠串起致富路》生动演绎珍珠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情感真挚、引人共鸣;舞蹈《稻花香里说丰年》以饱满的肢体语言表达丰收欢庆,唤起深植于心的田园记忆;最终,在雄壮锣鼓声中,《舞火龙》压轴登场,通红火龙翻腾起舞,为这场浸润川渝风情与非遗韵味的艺术盛宴画上圆满句号。

近年来,任市镇依托优越的生态本底与连片稻田资源,紧密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战略,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持续深化“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管理,成功引入大闸蟹、小龙虾、珍珠蚌等特色水产品种,构建起“稻渔共生、一水两用”的生态循环系统,不仅实现了“一田双收、珠渔共赢”的经济效益,更绘就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生动图景。(四川省开江县任市镇人民政府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东省侨联首次举办中秋侨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