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哈尔滨市公安局:全警联动守碧水 协同共治护生态

2025-10-09 16:08:07   

为依法严查非法捕捞行为,守护松花江流域生态安全,近期,哈尔滨市公安局以“零容忍”态度、“立体化”措施、“长效化”机制,组织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打防结合、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织密水域生态防护网络,让辖区水域持续焕发生态活力。

巡查执法筑屏障 现场普法强意识

道外分局始终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非法捕捞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守护水域生态安全。行动中,民警紧盯辖区重点水域,开展高频次、全覆盖巡查,全面清除隐患。重点针对沿江区域存在的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等行为进行排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制止并严肃处理,依法清理收缴违法网具。同时,民警现场向群众普及非法捕捞的危害和相应法律后果。通过以案说法,详细讲解了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对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的严重破坏,呼吁群众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和规定,共同创造良好水域生态环境。

部门协同聚合力 科技赋能提效能

为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鱼等违法行为,木兰县公安局联合县交通运输局和渔政部门,强化多部门协同作战,沿着松花江全线展开细致巡查。执法过程中,紧盯高危违法行为,重点清查可视锚鱼、爆炸钩等禁用钓具,坚决查处电鱼、毒鱼、地笼网捕等非法捕捞行为。并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了立体化监管覆盖。民警借助无人机巡航和视频监控技术,有效消除了监管盲区,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和市场监管部门同步清查野生鱼非法交易链条,坚决斩断“捕运销”利益网,努力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让松花江的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

双节守护不打烊 源头治理断链条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道里分局聚焦重点区域,以“打防并举、源头治理”为核心,组织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中,警力分域推进:在渔具店,民警逐户排查,宣讲禁渔政策与非法销售禁用渔具的法律后果,重点查“电鱼机”“绝户网”等违规工具。针对江边垂钓者增多情况,民警在松花江沿岸设宣传点,一边发《合法垂钓指南》,一边讲禁渔规定。此外,强化动态巡查,以“车巡+步巡+夜间蹲守”机制,加密重点江段、隐蔽水域巡查,紧盯非法捕捞高发时段,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打击。“双节”期间,共检查渔具店12家、鱼市摊位20余个,发宣传材料2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余次。(哈尔滨市公安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