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医共体协同发展,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同市妇幼保健院)近日启动“腹腔镜微创手术培训班”,以“精准微创 规范创新”为主题,为来自天镇县、左云县、浑源县的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打造专业化、系统化的技能提升平台。本次活动通过理论授课、手术观摩与模拟实操三维一体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员腹腔镜操作水平,为区域微创技术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维教学体系:从理论到实战的系统化赋能
培训班采取“理论-模拟-实战”递进式培养模式,专家团队围绕腹腔镜基础原理、器械操作规范及并发症防治等核心内容开展专题讲座,并结合临床典型病例深入剖析技术难点。妇一科主任罗何英以真实病例为切入点,通过“临床问题-技术方案-经验总结”的逻辑链条,生动讲解微创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帮助学员建立规范化诊疗思维。
在手术观摩环节,学员通过高清影像系统实时学习复杂手术流程,专家同步解读关键操作细节与决策思路,实现“手把手”带教。副院长王兴旺表示,“基层医师是分级诊疗的中坚力量,希望通过标准化培训,让先进技术扎根基层,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3D模拟实操:沉浸式训练夯实技能根基
实操训练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分组开展3D腹腔镜模拟操作。在仿真训练系统中,通过模拟盆腔解剖、缝合止血等核心技能模块,反复练习器械操控精度与手眼协调能力。带教专家逐组指导操作手法,针对学员暴露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确保理论知识向临床能力有效转化。
“模拟训练让我们能在安全环境中反复试错,专家的个性化指导更是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一位参训医师表示,这种“理论-实践”无缝衔接的培训模式,极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此次培训是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化医共体建设的重要举措。医院将持续聚焦基层医疗需求,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推动微创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应用,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发展贡献力量。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龚倩)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