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稻谷飘香。被誉为福建“小布达拉宫”的省级传统村落——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柯山畲族村,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晒秋季”和“旅游热”。
金黄玉米
柯山畲族村是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内唯一的少数民族社区村,传统木质结构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观形似一座小型的“布达拉宫”。晒秋时节,金黄玉米、火红辣椒、澄黄稻谷等色彩斑斓农作物晾晒在家家户户的窗台、石阶、屋檐上,铺满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与古朴的村落相映成趣。村民们创意用晾晒的方式,把整个古村落装点成动态的“晒秋场”,处处如同一幅幅丰收的赏秋画卷。
色彩斑斓的农作物
游客们穿梭其间,或身着畲族精美的“凤凰装”在古宅、古树前留影,或走进村里小卖部,来杯热茶,品味畲乡风情风韵,尽情体验着五、六十年代那份独特的古朴氛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村发展越来越规范了。希望城里的朋友们能多到乡下来走走、逛逛,这里真的是个好地方。”来自三明的游客陈爱秀言语之间,满是对柯山村的认可与推荐。
游客体验“凤凰装”
据柯山村副主任蓝德煌介绍,每年丰收季节,晾晒农作物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村里恢复打造传统场景及特色打卡点,就是想让更多人走进畲族村、了解畲族村。柯山村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晚上可露营、烧烤,清晨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日出,游客们可在这里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的休闲与惬意。国庆期间,柯山村人气爆棚,游客比平常多了三倍以上,露营基地更是天天爆满,旅游总收入突破15万元。
近年来,青水畲族乡以文化为魂、生态为本,在柯山村的基础上,创新探索“文旅+工农+商康”多元融合发展路径,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通过盘活古村落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发展生态观鸟和畲药康养等新业态,成功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为推动传统村落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青水样板”。
“我们将致力改善基础设施,深度挖掘畲药山歌文化,开发更多类似‘凤凰装体验’的互动项目,持续打造‘春天进天池山看花海、夏天去畲药谷避暑、冬天到北溪过年节’等新业态,让柯山村四季有景、四季可游,真正成为一个留得住游客、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推动畲乡文化真正活起来。”谈及柯山村未来发展规划,蓝德煌信心十足。(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青水畲族乡 廖美英)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