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福建永安:晒秋画卷美如画 畲乡风情醉游人

2025-10-10 17:18:17   

金秋送爽,稻谷飘香。被誉为福建“小布达拉宫”的省级传统村落——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柯山畲族村,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晒秋季”和“旅游热”。

 

金黄玉米

 

柯山畲族村是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内唯一的少数民族社区村,传统木质结构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观形似一座小型的“布达拉宫”。晒秋时节,金黄玉米、火红辣椒、澄黄稻谷等色彩斑斓农作物晾晒在家家户户的窗台、石阶、屋檐上,铺满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与古朴的村落相映成趣。村民们创意用晾晒的方式,把整个古村落装点成动态的“晒秋场”,处处如同一幅幅丰收的赏秋画卷。

 

色彩斑斓的农作物

 

游客们穿梭其间,或身着畲族精美的“凤凰装”在古宅、古树前留影,或走进村里小卖部,来杯热茶,品味畲乡风情风韵,尽情体验着五、六十年代那份独特的古朴氛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村发展越来越规范了。希望城里的朋友们能多到乡下来走走、逛逛,这里真的是个好地方。”来自三明的游客陈爱秀言语之间,满是对柯山村的认可与推荐。

 

游客体验“凤凰装”

 

据柯山村副主任蓝德煌介绍,每年丰收季节,晾晒农作物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村里恢复打造传统场景及特色打卡点,就是想让更多人走进畲族村、了解畲族村。柯山村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晚上可露营、烧烤,清晨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日出,游客们可在这里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的休闲与惬意。国庆期间,柯山村人气爆棚,游客比平常多了三倍以上,露营基地更是天天爆满,旅游总收入突破15万元。

近年来,青水畲族乡以文化为魂、生态为本,在柯山村的基础上,创新探索“文旅+工农+商康”多元融合发展路径,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通过盘活古村落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发展生态观鸟和畲药康养等新业态,成功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为推动传统村落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青水样板”。

“我们将致力改善基础设施,深度挖掘畲药山歌文化,开发更多类似‘凤凰装体验’的互动项目,持续打造‘春天进天池山看花海、夏天去畲药谷避暑、冬天到北溪过年节’等新业态,让柯山村四季有景、四季可游,真正成为一个留得住游客、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推动畲乡文化真正活起来。”谈及柯山村未来发展规划,蓝德煌信心十足。(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青水畲族乡 廖美英)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乡村全面振兴培育更多骨干力量
下一篇:国庆中秋假期桂林接待游客人数941.73万人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