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省偏关县:“三绿”战略描绘黄土高原新画卷

2025-10-11 11:12:12   

金秋十月,漫步在偏关县的阡陌之间,乡村振兴的壮美图景正生动铺展:沃野平畴间,有机作物沐浴阳光茁壮生长;加工园区内,自动化生产线奏响产业交响乐;共享农场上,都市客人们俯身触摸泥土的温度,在镰刀与农作物的碰撞中读懂大地的馈赠。

近年来,忻州市偏关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三绿”发展战略,持续打好有机旱作、地标高品、加工转化“三张牌”,从绿色农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链延伸到三产融合创新,全方位提升乡村产业“特”“优”发展水平,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金字招牌拓市场:偏关绿色农业品牌化突围

作为传统农业县,偏关依托品质优良的农牧资源,深入实施绿色有机农业战略。充分发挥“中国糜子之乡”“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金字招牌,中国糜子之乡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示范推广等农业项目稳步推进,绿色有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品牌不断涌现。

为提升偏关“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优势农产品企业“走出去”,先后参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农产品交易会,通过产品展示、现场品鉴、合作洽谈等形式,集中推介偏关小米、羊肉、陈醋等特色农产品,让“偏关品牌”逐步走出山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与此同时,偏关县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持续强化“谷蕴偏关”区域公用品牌效应,突出偏关杂粮“黄金产区”的优势定位,通过统一品牌标识、规范生产标准、加强质量监管,让每一份“偏关特产”都成为品质的象征,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基建双驱动:特色种植规模化加速

“今年种了5亩优质谷子,县里不仅给奖补,还有技术指导,预计能增收不少!”偏关县特色种植监测户脸上满是期待。为推动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偏关县精准出台《2025年度支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拿出真金白银为农户和种植基地“保驾护航”。

根据政策,偏关县对脱贫户、监测户发展的5.5万亩优质谷子、0.9万亩红谷子、2.4万亩糜黍给予专项奖补,同时对8个乡镇创建的16个500亩以上绿色谷子和糜黍基地进行补贴支持,有效激发了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与特色种植的“压舱石”。一片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不仅让粮食产能稳步提升,更为特色作物种植提供了优质载体,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精深加工链延伸:小杂粮变身高附加值产品

在山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粒粒小米经过筛选、研磨、发酵等工序,变身成为优质小米陈醋;在偏关永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蛋品加工区,一枚枚“非笼蛋”正打包发往中国澳门市场……如今的偏关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自2023年偏关县成功获评“中国糜子之乡”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糜子产业生态化发展与终端市场贯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与小杂粮特色优势,科学决策、统筹推进,高标准建设了以杂粮深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化速冻食品工厂。规模化生产高品质手工水饺、各类杂粮蒸饺、糜子黄馍馍、杂粮包及多种健康杂粮创意面点,日均产能达9吨左右。致力于打造覆盖9个城市、辐射2400万人口的区域性高效供应链枢纽,是目前周边地区规模领先、标准最高、研发实力最强、品质管控最严的现代化速冻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全县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年加工能力54000吨,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企业有11个;有11个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省级5个,县级6个。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偏关县已形成多元发展的精深加工格局:省级龙头企业山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攻小米及小米陈醋生产;偏关县联众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偏关羊肉加工;偏关永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非笼蛋”更是斩获2022年世界农场动物协会“金蛋”奖,2024年成功供应中国澳门市场,实现了偏关外贸“零”的突破;省级龙头企业偏关县正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聚焦甜糯玉米和香瓜子加工。此外,6家市、县级龙头企业也各展所长,涵盖粮油、肉制品、土特产品等多个领域。

 

 

共享农场新业态:三产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在这里既能体验采摘乐趣,又能了解农作物知识,还能认养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下次一定要带家人再来!”在偏关县乾坤湾村共享有机农场,来自外地的游客赞不绝口。为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偏关县以乾坤湾乡村旅游品质提升为契机,投资70.42万元打造了占地270.88亩的共享有机农场,探索“绿色种植+采摘体验+共享认养”的产业。

农场内科学选种糜子、荞麦、黍子、莜麦等偏关特色农作物,通过单位认领、企业联建的方式划分种植地块,并设立展示牌与科普展板,详细介绍作物的形态特性、生长环境、产量品质等信息。游客既能亲手参与耕种、采摘,也能认养地块委托管理,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助力农户增收。如今,这座共享有机农场已成为集乡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研学、农业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从传统农业到三产融合创新,偏关县以“特”破题、以“优”制胜,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未来,偏关县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融合新模式。

(偏关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宛城区五里堡街道:健康认知提素养 科普宣传暖民心
下一篇:南阳市宛城区:抢收抢烘 颗粒归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