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陈剑飞执导,周振天任编剧,武姝彤任总制片人,富大龙、姜武领衔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火种》在北京举办全国首映礼。
首映礼上,海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电影局局长陈标阳在发言中表示:“《火种》的首映既是革命精神的当代传承,也是优质影视创作的生动示范。我们始终相信,好的电影作品能够凝聚精神力量,让这团象征正义和信仰的火种点燃更多观众的心灵。”
唐山市乐亭县委书记刘景健对影片的创作高度表示认可:“《火种》创作团队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传承李大钊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多视角、深层次展现了李大钊播撒救国救民的马克思主义火种的革命历程和革命精神,一定会成为一部传承弘扬李大钊先生的经典力作。”
据悉,电影《火种》的创作团队耗时五年创作剧本、考据历史细节,查阅数百份历史文献、老照片和地图,尽力还原1919年及1951年的街巷风貌。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大胆采用双时空交织的手法,既刻画了李大钊同志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面对京师警察厅施加的“白色恐怖”,始终坚持斗争直至英勇就义的壮烈事迹,也描摹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公安干警开启一场历时100天的绝密缉捕行动,将杀害李大钊的真凶绳之以法的过程。两条叙事线相互映衬,既展现了革命火种的播撒时刻,又揭示了历史正义的必然到来。
在人物塑造上,创作团队不仅深入挖掘了李大钊不屈的斗争过程,也对其温情的家庭生活细节予以描刻。因此,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李大钊,不仅是那个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在街头巷尾振臂一呼的革命先驱,还是与妻儿相伴、互相扶持的普通人。影片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感染力之间的平衡点,使得红色题材的创作不再只是对历史教科书的简单影像化,而是以情感化、人性化的表达,从最质朴的生活中生长出力量,让当代观众与历史人物产生心灵共鸣。这种基于“人之常情”的共鸣,成为最坚固的情感锚点,使得百年前的信仰选择可以被理解、被共情,乃至被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参照。
首映礼上,李大钊同志的嫡孙女李乐群女士分享了先辈“为信仰燃尽一生”的精神内核,并对主创团队的创作表示感谢:“《火种》是视角独特、有新意的革命先烈题材电影,感谢主创团队满怀信念与责任感,耗时五年完成影片制作并成功上映,让中国当代红色文艺作品绽放光彩。”
导演陈剑飞在首映式上分享了创作心得:“我们力求跳出红色题材‘宏大叙事’的模式,聚焦人物本身;这部影片的核心是传递大钊精神,延续‘火种’力量,当下我们需传承民族团结、奋进的初心,也希望《火种》能为红色题材创新提供借鉴。”
总制片人武姝彤表示:“影片始终以‘左肩责任、右肩使命’的信念推进,坚信大钊精神是前行核心动力,借片尾‘火种燃大爱’传递精神内核。”
电影《火种》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由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壹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尚朋高科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少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信大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格壹影业有限公司、海南电广传媒影视有限公司、北京尚朋高科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海南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并将于10月16日起在全国人民院线影城上映。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