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三中“古树校园”正式揭牌,百年古树与书香校园深情相拥。当天下午,2025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青岛三中举行。
仪式上,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与青岛三中共同为“古树校园”揭牌,青岛三中成为青岛市首所获此称号的学校。在青岛三中校园内,有一棵树龄逾百岁的皂荚树,默默守护着一代代师生。经过前期复壮后,这棵百年皂荚树长势良好。为了守护好这份“绿色财富”,在授牌后,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开展更多细致而扎实的工作:根据新制订的古树养护管理办法,由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志愿者组成养护小组,定期对古树进行浇水、除草、施肥等日常养护工作;组建古树巡查志愿队,志愿队定期对古树的长势进行监督;建立线上沟通机制,搭建学校与古树专家团队的线上沟通平台;组织古树医院专家进校园,为养护小组和巡查志愿队提供专业指导……此外,学校还将开展古树科普教育活动,开设古树课堂,举办知识竞赛,进行校外推广等,让同学们厚植生态保护的意识,让文脉在校园里代代相传。
目前,青岛市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达1764株,广泛分布于七区三市。其中,一级古树86株、二级古树291株、三级古树1387株。从区域分布来看,各市区均有分布,崂山、胶州、平度等地相对集中,崂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与人文景观胜地,拥有丰富的古树资源。
为更好地让古树名木走近市民,青岛市以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为重点,以公众游憩参观为主要功能,探索建设高品质古树公园。目前,已建成7个古树公园。胶州市大孟慈村古柏公园,是青岛市首个古树公园,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围绕27株古柏组成的古树群建设,树龄最长的已经超过200年。
自2016年起,青岛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救治和复壮。2022年,古树名木保护复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公园城市建设行动方案。近五年来,青岛市复壮古树名木690株,逐步形成包含“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芯、一树一景、一树一文化”等内容的“十个一”运营机制,打造“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古树名木保护的“青岛模式”。另外,青岛还制定下发《青岛市绿地(林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其中明确了古树名木的认建认养办法,有多棵古树被认养。
为增强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青岛市多次面向社会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活动。通过行之有效的科普宣传,既展示了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成果,同时,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青岛将持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举措,让它们在科学守护中焕发更持久的生机,也让绿色文化传承融入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的每一步。
(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