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家庭过期药品“处置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非法回收“威胁健康”等长期存在的民生痛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市场监管局精准施策,创新构建“政府主导+药企联动+全民参与+部门监管”的全周期管理体系,推动家庭过期药品从“隐形隐患”转变为基层治理“民生亮点”。
织网筑基:构建“15分钟服务圈”便民回收网络
以连锁药店为主体,广泛发动药品经营企业积极参与。严格遵循“15分钟服务圈”标准,从自愿申报的企业中精心筛选并设立52家药品回收定点单位,实现城区30家、乡镇22家的合理布局,确保城乡回收服务全覆盖、无死角。同时,每个回收点均统一配发标准化回收箱与专用登记台账,实现从硬件支撑到流程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真正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便捷地处理过期药品,打通便民回收的“最后一公里”。

闭环管控:健全“日清周分定销”全程处置体系
为确保回收药品得到规范、安全处置,临川区专门制定《过期药品回收操作规范》,建立严密的回收管理机制,并强化全程监管。明确要求定点单位执行“日清点、周分类”的管理模式,织密回收链条中的“防护网”。工作人员每日核对药品数量与登记信息,每周按药品化学属性进行初步分类与打包,确保账实相符。区市场监管局则定期统一收集各定点单位回收的过期药品,并组织实施集中无害化销毁,彻底杜绝过期药品非法流通或污染环境的风险,形成管理闭环。
多元共治:完善“监管+宣传”长效运行机制
将过期药品回收工作深度融入市场监管日常巡查体系,执法人员定期赴各回收点开展专业指导与监督检查,重点关注回收箱完好性、登记记录完整性、药品储存规范性等关键环节,确保回收流程始终合规、高效运行。同时,着力构建常态化宣传矩阵,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回收点位置信息、规范交投步骤以及过期药品的社会危害与环保意义,有效提升公众的知晓率、参与度和安全用药意识。
从“家家藏隐患”到“处处有守护”,临川区的探索证明:民生关切处,就是治理发力点。居民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不仅清除了百姓家中的“药箱死角”,更从源头上切断过期药品的非法流通链条,让安全用药与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项工作的成功推进,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多方力量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成果,为破解类似“小切口、大民生”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临川经验”,切实将惠民举措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徐露 朱文桃)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