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南庭芳小区,2539户居民中,老年群体占比超三分之一,其中特殊困难老人因“楼层高、需求杂、照护难”等问题,曾是社区治理的重点关切。如何让高龄、独居、失能老人既“住得稳”又“过得好”?油坊岗社区党总支以“党建红”凝聚合力,以“窗帘之约”经验为基,创新打造“向阳守护”为老服务品牌,用“居民服务居民”的温情实践,织密了一张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为老服务网。

精准摸排:从“数据台账”到“精准画像”,让特殊老人“底数清、需求明”
南庭芳小区作为多社区回迁安置点,住户结构复杂、老年人居住分散,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是第一步。社区党总支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由“两委”班子成员带队,组织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组成走访小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拉网式”入户排查——逐栋爬楼、逐户敲门,通过“一户一表”详细记录老人年龄、健康状况、家庭关系、日常需求等信息,最终从千余户老年家庭中精准筛选出7户特殊困难老人,并为他们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台账。档案不仅包含基础信息,更动态更新健康变化、紧急联系人、近期需求等内容,成为后续服务的“指南针”。

五老引领:从“志愿队伍”到“邻里守望”,让公益服务“可持续、有温度”
解决老年人需求,关键在于依靠“身边人”。社区党总支创新工作思路,吸纳南庭芳小区内的老党员、退伍军人等“五老”志愿者,组建了“向阳五老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不图报酬、纯属公益性质,但因“都是老邻居、知根知底”而显得更具亲和力。他们以“每日敲门行动”为抓手,对日访户(需每日关注的高龄独居老人)、月访户(需定期探访的特殊困难老人)开展常态化探访:早上敲敲门,确认老人是否安全起床;傍晚看一眼,留意老人晚餐是否有着落;遇到老人买菜不便,顺手捎带;发现水电故障,立即联系维修;甚至帮着给远在外地的子女通个电话……这些“琐碎小事”,成了老人眼中最踏实的“日常依靠”。更值得一提的是,服务队不仅联合社区老协理员,将服务延伸至生活照料、便民代办等领域——帮老人代缴水电费、代取快递药品,同时与常青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联动”机制,定期邀请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开展慢性病管理讲座,让健康管理“不出小区”。

多元联动:从“单一关怀”到“全维覆盖”,让晚年生活“有保障、更精彩”
“向阳守护”不仅是安全守护,更是让老人“活得有尊严、有滋味”。社区党总支整合物业、统战力量及社会资源,构建“物质+精神”双轨服务体系。每季度,社区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特色活动——端午送手工粽子、中秋送暖心月饼、冬至包爱心饺子,每年春节为老人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让老人感受“大家庭”的温暖。针对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各项需求,社区常态化开设“便民集市”,每月组织免费理发、家电维修、健康义诊,解决老人“理发难”“就医远”等实际问题。同时,社区还定期举办“银龄趣味运动会”、组织踏青赏花、开展“新春百家宴”等活动,让独居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重拾生活乐趣,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
从“窗帘之约”的邻里守望,到“向阳守护”的品牌升级,油坊岗社区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模式,让为老服务既有党组织的统筹力,又有志愿者的亲和力,更有多元主体的协同力。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向阳守护”品牌,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稳稳的幸福。(安徽省合肥市常青街道油坊岗社区)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