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法律服务进乡村 反诈清风促文明

2025-10-31 14:31:58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创新开展“法治+文明”反诈骗宣传活动,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村居法律顾问组建的“法律服务小分队”到村社一线开展反诈宣传、法律咨询与文明引导服务,以“零距离”法治服务打通惠民利企“最后一公里”,让法治清风浸润乡村,让文明乡风落地生根。

突破传统室内宣讲的局限,“法律服务小分队”将宣传阵地搬到村民聚集的村头货摊、巷尾树下,把“反诈课堂”与“文明讲堂”搬到群众身边。活动中,小分队针对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与风险隐患,量身定制“法治+文明”双内容:面对老年村民,用乡音还原“养老金被骗”“冒充子女熟人借款”等典型案例,拆解骗子利用老人防范意识弱、情感依赖强的诈骗套路,同时引导老人树立“理性消费、拒绝盲从”的文明观念,避免因轻信“保健品骗局”“迷信消灾”等行为助长不良风气;围绕中青年妇女日常网购、居家灵活就业的需求,重点讲解“虚假退款理赔”“高额刷单返利”的陷阱特征,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册、真实案例短视频让反诈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并同步倡导“诚信网购、合规就业”等文明理念,抵制“不劳而获、贪图小利”的错误思想,以健康价值观筑牢防范诈骗的坚实基础。

小分队同步开展“法律寻诊+文明劝导”双服务。成员化身流动法律顾问与文明引导员,主动问需于民、解困于企,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设立“临时法律服务点”,让村民在家门口既能解决法律困惑,又能接受文明熏陶:针对村民提出的土地流转合同条款疑问,不仅逐条解析关键内容、提示潜在风险,还引导村民树立“依法签约、诚信履约”的意识,避免因合同纠纷引发邻里矛盾,维护乡村和谐人际关系;针对村民反映的工资拖欠问题,详细记录情况、告知维权所需证据材料及具体流程,同时倡导“理性维权、依法讨薪”,反对“聚众闹事、恶意讨薪”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以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涵养文明维权新风尚。

小分队还专门聚焦村内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群体,将“反诈宣传”与“文明经营”指导相结合:一方面普及“合同诈骗”“仿冒品牌”等涉企诈骗类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通过规范合同签订、留存交易凭证防范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引导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理念,抵制“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失信行为。针对部分村民在农产品销售中遇到的订单纠纷,工作人员现场指导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强调“依法经营、合规交易”的重要性,以法治和文明的双重力量推动形成公平诚信的乡村市场环境,让“法律寻诊”既解民生之忧、纾经营之困,又育文明之花、树行业新风。

据介绍,下一步,瓦店镇将常态化开展“法治+文明”基层服务,以法治力量护航乡村和美安宁,以文明乡风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人民政府 胡浩)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岛市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
下一篇:南阳市卧龙区谢庄镇人大:一线协调破难题 保障S237省道顺利施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