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一大早,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在福建永安燕南街道马鞍社区志愿服务站响起:“黄老今天血糖值偏高,施医生麻烦您稍后上门看看。罗律师,您上午方便吗?有位居民想咨询关于子女抚养权的细节……”这只是该服务站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福建省永安市马鞍社区紧密结合辖区“老年人占比高、服务需求多元”的特点,秉持“党建引领、志愿先行、长者受益”理念,创新打造“多元友邻”志愿服务圈,有力推动老年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积极探索“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智慧养老,让关爱时刻在线。今年,社区党委联合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率先引入AI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创新推行“AI+社区+全科医师志愿队”模式。为特殊老人家庭配备的四合一检测仪,让老人在家就能轻松完成血压、血糖等健康监测。未来升级后,检测数据还能实时传送到服务站,医生志愿者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处理。这项智慧服务,让老年人健康有了“数字守护者”。

精准服务,让需求得到回应。社区通过“网格+数据”双管齐下,为每位老人建立动态档案,并细分为“活力型”“照护型”“失能型”三类,精准匹配健康关爱、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截至目前,已梳理出108项老人需求清单,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完整闭环。在这里,每一位老人的需求都能得到贴心回应。
银发力量,让温暖在身边流淌。在社区党委的推动下,“银龄友邻”志愿服务总站汇聚了45位退休教师、医生、律师等银发人才。他们组成5支特色服务队,与共建单位携手开展义剪、体检、智能手机教学等服务。今年以来,已举办80多场活动,惠及老人3000余人次。这些银发志愿者用专业知识丰富着社区服务的内涵。

老有所为,让夕阳绽放光彩。社区打破常规,鼓励老人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79岁的声乐老师翁振国、73岁的老律师罗春泉、61岁的广场舞领队卞燕,都成了社区里的“明星志愿者”。他们发挥余热,参与青少年科普、非遗传承、矛盾调解等服务,用“以老助老”的方式续写着人生价值。

长效机制,让爱心持续循环。社区创新推行“时间银行”制度,志愿者可将服务时长存入“爱心存折”,兑换所需服务。每年举办的“银龄友邻节”和各类评选活动,让志愿服务在温暖之余更添荣誉。这种“今天我帮你、明天他帮我”的良性循环,让互助精神在社区深深扎根。
从清晨到日暮,从健康关怀到生活照料,马鞍社区的“银龄志愿服务圈”正以最朴实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位老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深化这一品牌,拓展智慧助老服务,让“养老”真正变成“享老”,使“夕阳红”成为社区最动人的风景。在这里,长者们安享幸福晚年,志愿者们绽放人生价值,共同描绘出一幅邻里守望、温暖相伴的社区新画卷。(罗丽英)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