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通辽市奈曼旗,许多人就会想起蓝天白天、草原羊群、奈曼版面、奈曼怪柳等,一张张具象化的草原名片在脑海里驰骋。而在奈曼旗一提起画画,七里八乡的乡亲们就会竖起大拇指说:“画的最美的画家是王其普。”

走进王其普的家,映入眼帘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岳阳楼》《富春山居图》《桃花源记》及房屋正墙面的水墨山水画十分抢眼。他用手中的画笔,以墙为画布,行走在乡村之间,用纯烈的笔墨给美丽的乡村增添了更有活力与朝气的笔墨丹青。
在王其普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在闲暇的时间里常给孩子们讲民间故事,并在烟盒和废旧的报纸上画《水浒传》《西游记》中的人物或者年画,给他种下了绘画的种子。

“不知我喜欢画画,还是喜欢小儿书,懵懵懂懂就爱上了画画这行。”王琪普说,“那时候各村都放电影,只要我知道了,就早早地跟大人去各村看电影。放的电影大部分大都是战斗片,一回到家就都记在心上,用数学作业本的背面把电影镜头画下来,电影台词也能背下来,然后把‘再见’写在作业本上。说实话,我现在也没有把画画弄明白,就是喜欢和爱好这行。”
为了能找位老师指点迷津,他四处拜师学艺——听说照相馆画布景的老师绘画书法特别好,经人介绍就去通辽、沈阳的照相馆当义工,学习了两年画布景画和书法、绘画技法。20世纪80年代,当地的新人结婚时都要在新柜子面上或者柜玻璃面上画些花鸟山水、民间传说等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柜画,给新人送去美好的祝福。因当地并无擅长画柜画的师傅,王其普的技艺得到了施展的机会,并得到乡亲们的认可。通过乡亲们的宣传和介绍,奈曼旗乃至通辽的大小学校都找他去学校大宣传墙上画宣传画和宣传标语。

40多年来,王其普画了很多墙画、写了很多宣传标语,最让他得意是创作《昭君和亲图》。创作期间,许多老乡都在他画的同时提出了他们心中《昭君和亲图》的样子。为了不辜负父老乡亲们的信任,他四处查阅大量史书文献及名人书画,然后再让老百姓现场评说。这样形成的《昭君和亲图》在墙壁徐徐展开——明妃端正秀美,迎亲的使团栩栩如生,壁间构图巧思生辉,每一笔都蕴藉心思,勾勒出和睦共处一家亲的和谐场景。
“老百姓是我的画画老师。只要老百姓喜欢,我就会用一生时间为他们画画。”王其普说。
一位地道的庄稼人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苦苦求索,勤学苦练,默默无闻,把自己最喜爱的爱好当成一生的追求拼搏奋斗,为家乡的美丽贡献自己所有光与热。一幅幅墙画、一条条宣传标语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丰碑。
(责编:张若涵)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