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一的晚上,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石滩乡政府五楼读书角正灯火通明。墙上“勤读知不足,善读学真知”的标语下,十多名青年干部围坐一堂,桌上摊开着书本和笔记。这里没有手机铃声的干扰,只有分享者的激昂陈词、讨论时的思想交锋和阵阵掌声。自2024年11月11日首期活动启幕,这场“青年干部读书会”已坚持一年,累计举办20期。
机制创新:“小平台”如何做成“大文章”?
“青年干部最缺的不是干劲,而是系统学习和深度思考的平台。”石滩乡党委书记道出举办读书会的初衷。为避免“一阵风”式活动,乡党委下决心从机制上保障其生命力。 读书会确立了“双周一晚、全员参与、流程标准、考核激励”的十六字方针。一套“组合拳”下来,学习从“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更内化为一种习惯。“‘青年书架’从最初的几十本书到现在藏书500余册,累计借阅超过200人次。”读书会发起人介绍,“更可贵的是,出席率稳定在90%以上,大家从‘要我来的听众’,变成了‘我要讲的主角’。”


内容为王:“思想盛宴”如何“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翻开20期的主题清单,宛若一部基层干部的“成长百科全书”:从文学经典《许三观卖血记》的人性关怀,到“破形式主义之弊”的工作方法;从“无人机测绘技术”的科技前沿,到“AI如何助力乡村治理”的未来图景。
“我们的选题秘诀是‘两头热’。”一位青年干部,也是某期读书会的主讲人解释说,“既要对接上级关注的政策热点,也要直击我们工作中遇到的痛点。”他分享的“海恩法则”,启发了乡信访办的同事。“我们意识到,重大的信访矛盾也如同安全事故,必然有征兆、有苗头。”平安法治与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他们据此建立“矛盾纠纷早期预警清单”,从被动接访转向主动排查,通过对苗头性问题的提前介入,成功将多起潜在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源头治理的效能显著提升。
典型引领:“一个人”的蜕变如何映照“一群人”的成长?
一位98年出生的选调生,是读书会最生动的“名片”。一年前刚入职时,他在公开场合发言还会紧张脸红。在第一期活动中,他鼓起勇气分享了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体会,精心准备的分享和真诚的讲述赢得了满堂彩。
“读书会逼着我不断输入,更给了我一个无比珍贵的输出平台。”这位年轻干部说。如今,他已是乡里的宣传主力,工作一年来,在省市县等各类平台发布宣传稿30余篇,有力讲好了石滩故事。从“台下听”到“台上讲”,从“会干”到“会写”“会讲”,这位年轻干部的蜕变是读书会20名成员集体成长的缩影。
样本价值:“石滩模式”的可复制性何在?
一周年,对于石滩乡青年干部读书会而言,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审视自身、贡献经验的起点。
“如果说有什么‘石滩模式’,那就是‘党委领导、青年主体、学用一体、制度保障’十六个字。”乡党委书记总结道,“党委定方向、给保障;青年选主题、当主角;学习必须紧扣工作实际;并用长效机制防止昙花一现。这套做法简单、务实,在任何有年轻人的地方都具有生命力。”
如今,这座用书香构筑的“熔炉”火正旺。它正成为培养本乡青年干部、夯实人才根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