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后一代陆续步入退休生活,却因资金安全意识淡薄和对新型金融工具、诈骗手法的不了解,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加强资金安全意识培养,提高防范诈骗能力,已成为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品质的重要课题。
66岁的L大爷在社区活动中被不法分子以“健康讲座”为幌子,诱导购买某投资型保险产品。不法分子承诺“年收益8%”,并声称购买健康险可送体检。L大爷用10万元养老金购买了该产品,但事后发现实际收益远低于宣传,且资金无法提前支取。经核实,销售人员存在虚构收益、隐瞒风险等违规行为。尽管L大爷最终撤回投资,但此事暴露了老年人在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方面的不足。
金融诈骗手段的隐蔽性与欺骗性: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和收益的关注,通过夸大宣传、虚构收益、隐瞒风险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不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
老年人金融知识与风险防范意识的不足:老年人对金融产品的了解有限,容易被高收益宣传吸引,忽视产品的真实风险和条款细节,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核实能力。
平安健康保险河南分公司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基础金融知识,了解各类金融产品的特点、收益与风险。对金融产品的宣传内容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高收益、低风险”的承诺。投资前务必核实产品信息,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收益、期限、风险等关键信息。通过正规渠道核实销售人员的身份和产品的合法性,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金融机构和产品。对于“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宣传,保持警惕,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面对“高息理财”等诱惑,切勿轻信“高收益、低风险”的承诺,要理性看待利益与风险,拒绝不法分子的“紧迫要求”。同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盲目跟风投资。(平安健康险河南分公司)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