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第三届广西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大化举行

庞革平    2025-04-28 17:22:27   

4月26日,第三届广西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严格执行内陆禁渔期制度,育种攻关与增殖放流融合推进,加强渔业执法监管,红水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调查显示,红水河流域现有鱼类139种,是广西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河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共放流乌原鲤、桂孟加拉鲮、长臀鮠、大刺鳅、三角鲤等珍稀鱼类14万尾。开展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2024年广西各界共投入资金约1010万元,投放各类淡水苗种约3600万尾,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2.21,增殖放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接下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还将在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河池、来宾等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增殖放流活动,计划投放鱼苗500万尾,同时加强对流域增殖站鱼类繁育技术指导,严厉打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加大红水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力度。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誓把“沙窝窝”变成“金窝窝”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