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河南濮阳筑牢生态屏障

绿染黄河岸 成果惠万家

本报记者 朱佩娴    2025-11-17 15:34:38    人民日报

清晨,阳光穿透薄雾,为河南濮阳市清丰县的引黄入冀补淀生态廊道披上金色霞衣。

护林员常现俊开始了每日巡护。他轻抚着中山杉的树干,语气里满是欣慰:“每天都要走一遍。这些年,看着这些树从指头粗长到了碗口粗。”他的身后,是由中山杉、银杏、金枝槐、楸树等构成的万亩林海,静静守护着北送河北雄安新区的一渠清水。

这道绵延24.5公里、单侧宽近200米的绿色屏障,是濮阳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动缩影。曾经,这里是河南省沙患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濮阳以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补淀四大生态廊道为主骨架,在2000多公里的道路河渠旁见缝插绿,筑牢生态屏障。

绿色的笔触,从生态廊道细致地晕染至城乡角落:濮阳市村庄绿化面积累计突破10万亩,一个个满目翠绿的村庄如珍珠般散落平原;200余万亩耕地被高标准农田林网精心护卫;13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1万公顷,共同连缀成林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生态廊道,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诗意空间,也成为多种野生鸟类的栖息天堂。

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濮阳让生态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在范县辛庄镇,桃树和芍药共同种植的生态农业模式让土地产出倍增,带动农民增收;台前县田庄村的千亩樱桃林,已延伸出从育苗、电商到乡村旅游的完整产业链;经开区乜村的非洲菊,每年大量供应首都市场,开出了年产值5000万元的“芬芳产业”。

如今的濮阳,已发展经济林15万亩、林下经济26万亩、苗木花卉6万亩,建成4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02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176.8亿元。这些数字,见证着绿染黄河岸的生态硕果,一幅绿富同兴的新图景徐徐铺展。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7日 第 10 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