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三部门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

2025-11-17 15:36:15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魏哲哲)14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旨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鸟类保护的良好氛围。

这批案例中,陈某铭通过架设捕鸟网及播放画眉鸟叫声等诱捕手段,非法猎捕并向他人非法购买共计80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画眉鸟,用以出售牟利;人民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1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董某君使用粘网和诱鸟器大量猎捕野生鸟类,公安机关从其住处查获880余只鸟类死体和活体,其中包含大量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人民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3万元。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流窜作案、跨省作案、网络销赃等新型犯罪模式,形成跨区域、隐蔽性强的野生鸟类非法交易链条。人民法院依法对流窜作案、横跨多省市的非法捕鸟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斩断专门从事非法猎捕、运输、出售野生鸟类的犯罪网络。此外,近年来,一些犯罪团伙逐渐形成了非法猎捕、运输、贩卖鸟类的完整犯罪链条,给野生鸟类资源带来极大危害。对此,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一并惩治前端的非法猎捕行为和后续的运输、销售行为。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7日 第 10 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