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安徽蚌埠市蚌山区——

小区公共绿地被私人圈占

本报记者 韩俊杰文并图    2025-03-31 10:21:55    人民日报

 

图①
 

图②
 

近日,本报收到安徽蚌埠市蚌山区胜利街道机场社区蓝天紫竹苑小区业主的联名信,反映小区个别居民强占公共空间的问题。

记者日前到蓝天紫竹苑小区调查采访。在这座2009年交付的小区,一些底楼边户居民将自家房屋与围墙之间的绿化用地圈占起来,有的挖鱼塘、栽盆景,打造成私家“后花园”,有的开荒种菜,建成自家“小菜园”。一些底楼中间户则打通后门,有的建起气派的门楼(见图①),有的加上围栏,造一方院子(见图②)……

种种圈占行为,导致小区公共绿化用地萎缩,还造成小区管网维护不便,更留下不少消防隐患。小区居民竟女士介绍,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多次上门与一楼住户交涉,希望他们拆掉围栏,恢复公共绿地,不但没有效果,有的还发生激烈冲突。“小区业委会主任上门劝一户人家让出圈占土地时,还挨了几铁锹。尽管打人者被拘留了,可圈占的土地却仍然没有退。”竟女士说。

小区业主委员会没有执法权。记者来到小区所在的机场社区了解情况。“社区同样没有执法权,我们也只能向上如实反映。”机场社区党委书记王慧无奈地表示,机场社区下辖8个居民小区,社区面临工作人员不足的窘境。即便如此,她说自己几乎每周都要往蓝天紫竹苑小区跑两趟,也不知道问题何时才能解决。“首先是劝导住户自行拆除,这需要时间。只能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街道是有执法权,但有一定的赋权范围。”胜利街道党工委委员曹媛媛向记者坦言,她分管街道综合执法队,并联系机场社区。但综合执法队必须要收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的违建处理通知书,方可进行执法。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需要到现场认定住户是否违规圈地。截至目前,尚未有工作人员到场确认。

事实上,在接到小区业委会的多次反映后,胜利街道今年1月开展过一次集中整治行动,但只对5号楼、7号楼等10余处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圈地户进行了清理。记者看到,5号楼那户修了气派门楼的住户,只是将圈占的绿地上的步道围栏进行了拆除,如今围栏仍摆放在自家圈占的绿地上。

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祝家光向记者展示了一封蓝天紫竹苑小区200多名业主的诉求信,要求有关部门能够彻底清理小区内违法圈地、私搭乱建的情况。“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放下包袱,尽快处理。”一名小区居民说。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31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原切”牛羊肉,咋检出添加剂?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