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为开学“健康礼包”点赞

黄 超    2025-02-26 09:15:35    人民日报

【关键词】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事件】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北京市推出了两项关于学生健康的举措。一个聚焦“运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严格落实体育课时要求,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另一个关注“饮食”,试点推出创新菜品样式、推进“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推动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建设大宗食材集中采购平台等举措,让学生在校吃得更加卫生、安全、营养。不少家长点赞,这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健康大礼包”。

【点评】

从硬性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到更好守护中小学校园餐,“一课”“一餐”新举措切口虽小,却是对广大学生、家长诉求以及社会关切的务实回应,体现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改革思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整体向好,但“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仍呈早发高发趋势,令人担忧。健康是成长的基石。保质保量的体育课能让久坐的孩子动起来,锻炼技能,强健体魄,在挥洒汗水中释放活力。安全营养的校园餐则能为孩子们提供兼具美味与健康的食物,助力他们“能量满满”。正如网友所言:“身体好了,学习有状态。饭吃好了,脑子转得快。”体育课“动真格”、校园餐更营养,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健康基础,增强他们迈向未来的底气。

体育不是“副科”,吃好饭是“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等。开足上好体育课,像制定课表一样设计菜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课”“一餐”,看似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两个小环节,实则关乎教育整体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魄强健、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材。一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饮食健康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采访中有校长说,操场上奔跑流汗、食堂里认真吃饭的孩子,多有生命力啊!这种科学的成长成才观,正是我们需要的。

落实好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需要提高思想认识,也需要健全制度保障。广东要求学校公示每天2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安排,接受公众监督;甘肃提出将保障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重点进行督导……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将体质健康作为评估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在督导检查中注重学生实际获得感,才能确保健康举措真落地、见实效。

先培育健康的“人”,再锻造卓越的“才”,是教育工作应有的科学姿态。帮助每个学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孩子们眼里有光、脚下有力,相信他们一定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全面发展,成就出彩人生。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6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给外卖骑手缴社保,补齐权益保障短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