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青春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吕钟正    2025-05-06 09:07:32    人民日报

广袤乡村,潜力无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为家乡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青年人带来新观念。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售卖特产、开设乡村旅游民宿、激活非遗文化产业……沉睡的资源在他们手中,被整合成致富一方的聚宝盆。网络博主沈枝丹不仅带火家乡特产,还开展乡村主播公益培训,让乡亲们在家就可以创业。观念一变天地宽,敢想敢干敢闯,青年人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大有可为。

青年人带来新技术。他们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对农村产业发展也有新想法。返乡青年李强带领村民用新技术种植富硒木耳,用科技的温度唤醒土地的力量;非遗传承人玉康坎和村民一起开发出60余种产品,为傣族传统造纸技艺打开了“新大门”。青年人用新技术唤醒的不仅是资源,还有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活力。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一大批农村青年正在成为乡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多支持和保障举措,让更多青年在希望的田野上,朝着梦想奋力奔跑。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6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观沧海:以科技创新激发经济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