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桃花村”为什么这样美

晓 熠    2025-07-11 08:21:47    人民日报

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像“桃花村”一样,绽放出美丽与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指出:“希望你们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

嘎拉村,也被称为“桃花村”。因漫山遍野的野生桃花而闻名,每年春天,粉嫩的桃花竞相绽放,与远处的雪山、翠绿的青稞田相互映衬,雪域高原上如诗如画的美景是这里的宝贵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些年,村里新修了天桥、步道,改造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去年村里经济总收入超14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

现在的“桃花村”不仅景美,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美。这份美好的背后,有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

坚持生态优先,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谋发展。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桃花村”的发展正是坚持了生态优先。村党支部书记边巴的话让人印象深刻,“环境是财富,桃花是名片。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这一观念已经深深刻在每个村民的心里。”这些年,村民们一边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划定生态红线,禁止乱砍滥伐;一边开展植树造林,选取适宜本土的桃树品种进行补种和移栽,定期给桃树除草、修剪树枝,目的就是把桃树资源保护好。生态好了,资源优了,发展的基础才牢固。

推动三产融合,产业链延伸带来产业增值、农民增收。

嘎拉村通过“农业+旅游+文化”的三产融合模式,实现了产业兴旺。林芝市每年举办桃花旅游文化节,持续一个月的活动带动包括“桃花村”在内的全域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去年起,嘎拉村里修建的70多亩采摘种植园陆续挂果,游客从单一赏花到“春季赏桃花,夏季搞采摘,秋冬季观民俗”,全季旅游模式推动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拓宽产业增值路径。

加快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引领与群众主体参与缺一不可。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和坚强有力的基层治理。2014年,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嘎拉村开始进行村居环境治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统一经营桃花林,以“整村推进、村景合一”的思路打造“桃花村”品牌。现在,嘎拉村党支部将观光采摘园作为党群共建示范区,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头改善村容村貌,推进生态旅游建设。

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嘎拉村通过“集体经营”“绿色银行”等创新机制,在建设水果采摘园时,由村民共同投资、集体经营、统一管理,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设立生态积分制度,村民环保行为可作为惠民贷款授信额度的重要参考,激励村民从“要我护”转变成“我要护”。

“桃花村”的经验启示我们,生态资源是根基,产业融合是路径,治理创新是保障。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乡村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像“桃花村”一样,绽放出美丽与活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1日 第 1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人民论坛)
下一篇:创新点燃“蓝色引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