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卸包袱是为了更好担责任

2025-09-10 09:07:04    人民日报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的是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于抓工作落实。减负是方法、是手段,促担当是目标、是方向。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锚定目标、校准方向,更好实现真减负、减真负。

——编  者

 

松绑不能松劲
郑  鑫

当前,各地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巩固拓展为基层减负实效。与此同时,个别地方将减负异化为减责任、减担当,值得警惕。

比如,有的地方工作节奏放缓,干部干事创业的紧迫感不足、精气神弱化,“推一下动一下”的懒散之风悄然抬头;有的干部拼闯劲头不足、主动作为意识欠缺,存在“负担减了,责任也放下了”的消极心态;还有的单位因担心“踩线”,取消必要的考核,昔日行之有效的管理抓手弃之不用。这些情况蔓延,不仅会削弱前期减负成效,还会导致政策落实打折扣。

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能松劲。减负的目的是让基层干部摆脱束缚、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用在务实功、求实效上,绝非减责任、减担当。纠治偏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从应减之负、应尽之责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既持续为基层卸下包袱,更着力为干部拧紧责任“发条”,推动基层干部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投身工作。

 

 


 

减量也要提质
张丽君

文山会海得到治理,“指尖负担”显著减轻,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取得扎实成效。

然而,个别地方存在“减量也减质”的情况,偏离了减负的初衷。有的地方在落实“严控文件数量”“严格精简会议”要求时,把必要的沟通也一并省了;有的地方在压缩报表的同时,对群众诉求的收集笼而统之,不利于精准施策;还有的以降低督查检查考核频次为由,对落实情况疏于监督。这些看似是严格执行减负要求,实则是对减负的误读。

减负不是降低标准,更不能忽视效果。事实上,减负就是为了让基层干部可以高标准完成任务。文件少了穿靴戴帽,更应该注重言简意赅;开会更应在解决问题上谋良策、出实招。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既要重视量的管控,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始终坚持效果导向,厘清职责边界,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才能推动减负不断取得新成效,更好促进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用好群众视角
苗向东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感知民生冷暖的“毛细血管”,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减负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满意度上。

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工作,要善用群众视角。上海闵行区马桥镇在居村绩效考核中,将群众评价权重提升至60%,变考台账为考口碑,让居村干部负担减下来、服务优起来;浙江杭州萧山区临浦镇在考核中,充分运用民生实事督查等各类日常性专项督查、检查结果,变“集中考核”为“重在平时”,负担减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质效高了。减负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坚持问效于民,有助于推动基层干部以实干担当破解民生难题。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基层干部从填表格、做台账中腾出来的时间,是不是用于服务民生、解决问题,群众心中有一杆秤。用好考核指挥棒,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多干事、干成事,才能让减负成效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0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风口中游出大江大河
下一篇:在老区感悟“历史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