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参与有活力,发展增动力

李洪兴    2025-09-16 08:46:26    人民日报

发展征途上,参与力量源源生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参与方式不断创新,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能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这句话,常能引人共鸣。试问,与“我”何关?前不久,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孟坝中学落成了新的运动场,写着“和我有关”的答案。

有踊跃捐赠。清华大学学生捐出的千余双旧运动鞋,成为新运动场的“建材”。大学生的捐赠,化作点亮中学生运动梦想的星光,照亮青春奔跑的前路。

有巧妙设计。深蓝、水青、柔粉相融合的“设计图”,也出自清华学子之手,展示美、传递爱。运动场变为审美课堂,文化创意点燃体育魅力。

有公益支持。捐赠、选址、建设,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全程参与。“变废为宝”拓展了新场景,助学公益打开了新方式。

在新操场上奔跑、跳跃时,同学们或许也会琢磨:大学与中学、企业与公益、教育与环保,为何能巧妙相遇又彼此牵动?有人说得好,这是“可参与的绿色”。绿色,为发展绘就了底色;参与,为发展注入了力量。

运动场上的活力四射,与发展进程中的奔涌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年轻的学子,恰是推动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发展的动力,更得益于从中学到大学、从校园到社会的接连蓄力。不由得想起一名英国记者的惊叹。不久前在中国旅行的斯蒂芬·戴维斯,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无数中国人是这片土地上的耕耘者,对“活力和创新”的理解更为真切。越是如此,越需进一步思考如何让活力持续涌动。

发展的活力往往蕴藏在“可能性”之中。可能性预示着潜在趋势,将其转化为现实,活力会自然涌现。很多年前,西部地区的孩子很难想象自己能与北上广的学生“同上一节课”。如今,随着信息化发展、东西协作加强,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海。这背后离不开教育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支撑。放大观察视角不难发现,东西部各有发展所需,也各有自身优势。正因为优势可互补、协作空间大,不仅有了“西电东送”“东数西算”,也有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区域联动的合理分工。这也为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新变局、塑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强了信心,增了底气。

发展的路上,需要有人清障、有人铺路、有人架桥。就像多方合作援建一个运动场,更多领域想要实现跃迁,同样需要“集体作战”。比如,当年为造出第三代战斗机,“举全国之力”组成“顶尖‘国家队’”,攻克关键技术,实现飞机整体结构大件数字化制造“零的突破”。面对经贸寒意,需抱团取暖;面对“内卷式”竞争,需共建“竞合式”生态;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需注重协同发力、系统集成。力量生于团结、在于协作。发展征途上,参与力量源源生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参与方式不断创新,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能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这让人想起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发起人赵家和教授的“人生指南”——对国家民族有利,就是最好的投资。当人们心中有家国、胸中有大志,所为之事不分大小、所担之责均负其重,奋进以赴之、实干以成之,每一份情怀都能得到充分释放,“行胜于言”的意义即在于此。

最近,“赣超”持续赢得喝彩。比赛输赢之外,城市与城市携手,球迷与球迷互动,最能引燃激情。何止是体育场上的燃动,抓住有利时机、利用有利条件,“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让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在前人从没走过的道路上,我们正在超越自己、刷新成绩。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6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体育中挖掘经济增量
下一篇:弦歌不辍为家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