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肖 遥    2025-10-04 08:08:46    人民日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时期,一幅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文化强国画卷,正在中华大地壮丽展开。在这幅恢宏的画卷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磅礴力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护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坚实依托。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机制、采用新形式,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如泉涌流。《只此青绿》《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一批现象级作品,正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

文旅融合迈出坚定步伐。“村晚”活力绽放,簪花、“尔滨”等文旅IP频频出圈,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文化赋能,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更加澎湃;文化润心,使人民的精神家园愈加丰盈。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遍布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专业水准的文艺演出送至百姓家门口;越来越多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敞开大门,免费迎客……当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在改革实践中持续增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眺望前方,中华文化必将在新时代征程中铸就新辉煌,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04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把我国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下一篇:“旅游专列”照见文旅发展之道(今日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